Connect with us

中國

北京聞風:關稅談判未定 中央未雨綢繆 /文:鍾鳴九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中美關稅戰雖暫時偃旗息鼓,但本周中美在外交領域還保持着一周四次的頻密互動。受訪內地學者均認為,關稅談判未來變數較大,為應對今後可能出現的挑戰,中央未雨綢繆,對內密集出台政策,對外敞開大門,增強中國經濟韌性,也為世界注入穩定性。

內地4月經濟數據本周發布。貨物進出口總額1至4月按年增2.4%,較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比,其中出口增長7.5%,較一季度加快0.6個百分比。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指出,外貿數據還可以,但存在不平衡,進口較疲弱,顯示內需不足。

美打壓助華製造業國產化

雖然工業和消費同比增速均放緩,但分析人士認為,關稅戰對中國工業和製造業的直接衝擊小於預期。有輿論認為,完備且強大的製造業是中國得以抗衡美國的重要力量。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在河南考察時,感慨堅持發展實業「這條路走對了」。他在參觀軸承公司時說,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要堅持自立自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這是對當前政策效果的肯定,同時進一步確認未來的發展方向。近年來中國在製造業上的發展得益於政策上的調整,同時在美國打壓下,國產化速度效率提升,在國內形成貫通產業鏈。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近日稱,美國對人工智能晶片(AI)出口至中國的管制是「一次失敗」,出口管制政策使中國企業加速發展自己的AI晶片技術。

推多項政策護航 增民企信心

中央多部委近期連續推出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科技金融等相關政策措施,加大對民企支持力度,提升經濟活力。據官方通報,自3月起實施的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整治問題涉案金額超3億元(人民幣,下同),為企業挽回損失近1億元。中央網信辦也啟動專項行動,打擊網絡惡意攻擊企業行為,持續釋放優化營商環境信號,提振民企信心。

中國對內穩信心,對外提供更多機遇。包括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20日全面完成,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22日在寧波開幕。

本周地方上也積極舉辦各類國際性展會。西安舉辦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深化與中亞、西亞、南亞國家和省際貿易投資合作交流;廣州召開2025全球智能機器人發展大會,探討AI在各領域的潛力與挑戰;北京舉辦全球時空智能大會,聚焦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產業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深度融合。顯示出地方各省市在新的全球經貿形勢下,不遺餘力拼經濟的努力。

文:鍾鳴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