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車會憂港珠澳橋塞上塞 倡增開涵蓋口岸

【明報專訊】「港車北上」實施至今近兩年受本港車主歡迎,截至今年3月底,運輸署累計簽發逾14.4萬張港車北上許可證,即每5至6輛合資格車便有一輛申請,但同時亦造成每逢周末及假日港珠澳大橋均大塞車。汽車會表示,塞車樽頸位主要是珠海口岸,逢假日至少要等兩小時過關,擔心若同時實施「粵車南下」,珠海口岸一帶道路會更擠塞,冀當局考慮開放多一兩個口岸供粵車南下及港車北上,分散車流。
運物局:內地部門致力增通關效率
運輸及物流局回覆時無提及會否開放更多口岸,僅稱據了解內地相關部門一直致力提升通關效率,包括增加小客車驗放通道、提升驗放效率、設置口岸即時通關資訊發布系統及加強引導旅客避開高峰出行等。至於香港口岸,局方稱會靈活調配人手、優化工作流程及運用創新科技,尖峰日子會加開額外私家車亭,應付車流增加。
自港車北上實施後,港珠澳大橋車流量不斷上升,去年日均車流量按年升九成至約1.2萬架次,今年2月進一步升至約1.35萬架次,為本港第二高車流量陸路口岸。大橋車流量增加很大部分歸因港車北上,運物局稱港車北上現佔大橋雙向車流量約四成、日均預約出行數量於兩年內增近18倍(見表)。
議員倡放寬乘客司機車上過關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說,雖然珠海口岸已不斷增加驗放通道,但港車北上塞車情况近一年未見大改善,高峰期仍可塞車達4小時,主要因為車流倒灌,除珠海口岸附近一帶市內交通擠塞,連帶香港口岸亦塞車。他擔心,除非直接擴建珠海口岸,否則開放粵車南下後,北上及南下各自倒灌車流會互相影響,令塞車惡化。
民建聯陳恒鑌稱,最好粵車及港車可自由經珠海或深圳上落,但深圳市內亦常塞車,相信內地未必願開放其他口岸。他認為,只要放寬容許乘客可與司機一樣留在車上過關,減少「車等人」,情况已可大為改善,促兩地政府在粵車南下正式實施前解決珠海口岸塞車隱憂,否則會令粵車南下吸引力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