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何永賢:古洞北採MiC 最快4日建一層 稱訪巴黎有啟發 港建築機械人可「走出去」

發佈於

【明報專訊】房委會近年尋求採用先進科技及創新思維,提高施工安全及效率,包括無人機勘察外牆、在即將推出新工程項目合約要求訂立建築機械人技術規格。房屋局長何永賢早前到訪法國巴黎交流建築科技心得 ,並推介香港房屋科技發展的潛力與機遇。她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受巴黎之行啟發,她認為任何機構「永續」的關鍵是科研,強調房委會一直有「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DNA」(研發基因),已成立行動小組推動建築科技。她又提到,以「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興建的古洞北項目,已實現最快4天建造一層的目標。

明報記者 蔡穎琳 黃偉超

「機構永續,必需品是科研」

何永賢上周訪問巴黎,先後參觀社會住房、零碳社區,與當地社會房屋組織法國社會住房聯盟L’Union sociale pour l’habitat會面,又到訪跨國企業Saint-Gobain(聖戈班集團)總部等。何稱,約有360年歷史的聖戈班曾承建凡爾賽宮的鏡廊,多年來專研玻璃,現時研發環保物料、防水料等創新物料,自言深受其啟發,「一個機構要永續,最大最大的必需品就是科研,就是R&D」,而房委會一直有「R&D的DNA」(研發基因),並已成立行動小組加強「研發基因」。

逾半公營屋將採MiC

何永賢舉例,房委會已與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開發「智易扣」接合技術,並應用於第二代MiC系統,有助壓縮流程,以有關技術興建的古洞北項目,已達至最快4日建造一層。對於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2028/29至2032/33年度總落成的公營房屋不少於一半項目採用MiC」,何稱現已達成目標,逾一半項目將採用MiC。

談到巴黎及本港兩地的建築機械人,何永賢認為本港建築機械人有條件「走出去」,「我覺得我們差不多是同步,一齊可以去搶佔這個市場」,例如當地建築機械人較大型,主要用於隧道檢測,本港建築機械人體積較嬌小,適合本港房屋地盤;她亦趁機向當地公司介紹11月在港舉辦關於建築科技的研討會。

讚當地社會房屋簡約值學習

何永賢表示,當地社會房屋值得房委會學習,例如設計簡約,有別於港人喜愛多用途公共空間,「香港人喜歡那個公共空間很豐富的……這裏有避雨亭,那裏有籃球場,很多很多的設施,他們(法國)就喜歡簡單,就是公共空間綠化」,又謂當地社會房屋較重視採用環保物料。

房屋局今年5月9日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會議表示,已於9個在建公營房屋項目應用第一代MiC,最快5日建造一層,較以往6日快17%。9個項目分別為東涌第99區、安達臣道石礦場R2-6及R2-7用地、粉嶺北第15區東第一期、粉嶺北第15區東第二期、古洞北第19區第1期、屯門湖山路、觀塘德田街、葵涌石梨街及元朗橫洲B號地盤,其中東涌及安達臣道項目已完成MiC組件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