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看得起遊戲:一地多用的好玩遊樂空間

【明報專訊】智樂一直致力推動好玩遊樂空間,除了在公園和公共屋邨的兒童遊樂場深耕細作,也努力找尋機會,開拓更多可能。2019年建於西環豐物道海濱的「捐山窿公園」,便有由智樂擔任遊樂顧問下創造的「真渠管遊樂裝置」;2023年啟用的「茶果嶺海濱公園」則是渠務署委託的項目,我們以遊樂環境顧問的角色,為泵房上蓋的園景平台加入遊樂元素,供市民遊玩休憩,配合署方實踐一地多用的倡議。
以好玩亭子為主調
與渠務署合作無間的關係下,我們同期又獲委託擔任大角嘴櫻桃街箱形雨水渠旱季截流器上蓋公共空間的遊樂顧問,透過創意的遊樂環境設計思維,將城市渠務設施改造為好玩的空間,又是另一項體現一地多用的作品。這個海輝道遊樂空間在去年已經開放,大家有去過玩嗎?項目位於海濱長廊及馬路之間,屬窄長場地,環境的設計以連串線性的好玩亭子為主調,成為連繫整個遊樂空間的重心:
•大小不一的亭子,各設不同的遊樂、健身及休憩體驗,可玩戶外管鐘、彈牀、親子鞦韆、搖搖板、健身單車和各種訓練
•亭子之間以不規則的通道連接,讓小朋友隨意穿梭,自由探索各個遊樂小天地
•在陽光暴曬和雨天的日子,亭子為遊人提供一個遮蔭擋雨的有蓋設施,方便繼續享受遊樂及健身體驗
•亭子的框架特設燈光功能,晚上會發光,夜間也可自在漫遊
•亭子呼應油尖旺的天際線,晚間營造的燈光效果傳承油尖旺區的霓虹燈街景,突顯所在社區的獨特風貌
•亭子代表城市,也是社區和家的象徵,蘊含着為城市中的每一個家庭創造舒適有趣體驗的深層意義
整個遊樂空間也有不少細緻心思,如亭子頂部的不規則反光鏡面,讓小朋友抬頭即有無窮無盡的感官趣味;親子鞦韆配合白色球形雲朵的別致設計,創造白雲下搖搖盪盪的想像遊戲,當夜裏發光,燈光雲又帶來非一般的體驗;至於彈牀和搖搖板,投入互動即可啟動發光和音效,令體能遊戲融入感官遊戲,玩得更豐富多姿;此外,井蓋與鄰近地面的電掣箱的外觀亦經精心安排,特別加入玩樂設計。
海輝道遊樂空間沒有圍欄,沿路邊可自由出入,可視為好玩街道的一個示範作,見證了只要設計得當,街道也可以玩。歡迎大家前來遊玩休憩,在港鐵奧運站A出口,或乘搭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前往維港灣公共運輸交匯處後,步行約5分鐘直達。
文:陳煒軒(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遊樂環境發展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5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