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博鰲論壇 何厚鏵:應助發展中國家跨科技鴻溝

【明報專訊】「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2025年香港會議」昨進入第二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兼論壇大會主席何厚鏵出席全體大會時致辭形容,科技發展的「雙刃劍效應」愈見明顯,有需要助發展中國家「跨越技術鴻溝」。與會者之一斯洛文尼亞前總統Danilo Türk亦提到,運用科技推動社會發展需因地制宜,尤其要顧及發展中國家需求。
上周五(6日)起一連兩日論壇有約20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名創科界人士與學者、政經領袖出席,中聯辦副主任劉光源、特首李家超、何厚鏵、芬蘭前總理兼大會榮譽主席Esko Aho、泰國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Don Pramudwinai等人於全體大會致辭。
針對創科的機遇與挑戰,何厚鏵形容,人工智能(AI)、量子技術等領域取得突破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新動力,同時帶來技術鴻溝擴大、數據安全風險、倫理爭議等難題,各方有需要加強全球科技治理機制,包括透過技術援助、能力建設與基礎設施投資,協助發展中國家跨越技術鴻溝,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等。
斯國前總統:科技需用於推動共融
Danilo Türk致辭稱,聯合國今年11月將舉行第二次全球峰會討論社會發展,料如何利用科技及AI將是討論重點之一,形容目前全球對於如何運用科技以促進社會發展已有一定共識,包括科技需用於推動社會共融與負責任發展、改善公共服務及加強公共基建,例如令民眾更易獲得教育、醫療及就業機會。
李家超:蓬勃創新發展須植根國際合作
今次論壇活動設10場分會論壇、前沿對話及圓桌會議,討論範疇涵蓋全球科技治理、AI、量子技術、金融創新等。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昨向傳媒表示,預料今次會議有助香港吸引全球優秀產業及人才,加速香港建設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同時為整個區域經濟貢獻香港智慧與力量。李家超稱,蓬勃的創新發展須植根國際合作,以及開放、自由及跨越國界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