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內銀中資電訊石油 股息率勝港元定存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中銀國際證券執行董事白韌在上文已闡述騰訊(0700)及小米(1810)投資亮點,以及預測在中國科技股領漲下恒指今年底前可升抵25,700點。另外,在近月港元定存利率急跌的情况下,相信不少定存戶現正尋找替代品,白韌認為可留意股息率高達4厘多至7厘多的中資股,例如內銀股、中資電訊股及中資石油股(見表)。

中銀國際白韌在《Money Monday》第482期(1月13日出版)封面故事專訪中除了看好中國科技股外,亦看好內銀股等高息國企股,他當時表示:「目前對於四大內銀股來說,已沒有什麼特別壞的消息,數年前市場可能還會擔心內地房地產調控對其帶來衝擊,惟至今即使撥備率提高,不良貸款比率卻反而下跌,證明有關風險屬可控,最壞的時間基本上已過去。另外,雖然近月內地按揭利率向下,但其實存款利率期內也在下調,因此我們預測內銀股淨息差收窄幅度有限。」

工行(1398)、農行(1288)、中行(3988)及建行(0939)等四大內銀股今年以來股價升幅介乎12.34%至20.09%(見圖),表現理想,而向前望的話,白韌認為該板塊仍有投資價值:「我覺得內銀股未來派息主要屬靠穩,而即使其股價近月已上升不少,惟現時股息率仍接近6厘,仍有吸引力;另外,目前大部分內銀股市帳率仍低於1倍,這在估值上亦屬另一賣點。」

中資電訊股收入不受貿戰直接影響

除了內銀股外,白韌在《Money Monday》第482期封面故事專訪中亦看好中資電訊股,指其向數以億計用戶提供每月收費電訊服務,業務模式簡單,帶來強勁現金流,故資產負債表上亦往往持有淨現金,可望繼續提供穩定派息。而白韌在是次專訪中仍然維持上述觀點,並且就近月事態發展補充一點,指由於中資電訊股業務集中於內地,不受中美貿易戰直接影響,料可以維持穩定派息。

另外,白韌在是次專訪中亦認為可以留意中資石油股,指其優點是股息率現時普遍較內銀股及中資電訊股更高,而風險則是其收入及盈利受油價高低影響,相對不夠穩定,指投資者假如願意承擔此風險,中資石油股亦屬可取。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