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馬時亨稱貿發局將探討於北都建會展場地 將檢視海外辦事處佈局 (18:18)

上周履新的貿發局主席馬時亨今日(9日)表示,上任後將有五大工作方向,包括探討在北部都會區興建會展場地,檢視貿發局海外辦事處的佈局及定位等。對於中美貿易戰,馬時亨認為「不是世界末日」,期望雙方談判有突破,相信能轉危為機,貿發局亦會繼續與歐美溝通,但短期內未有外訪計劃。
貿發局主席馬時亨及總裁方舜文今日與傳媒茶敘,馬時亨闡述上任後五大工作方向,包括檢視本港會展設施的改善空間,指會展場地不足,倡探討在北部都會區興建會展場地,以保持本港競爭力。貿發局現時在全球設立51個辦事處,馬時亨說將檢視佈局、資源和人手分配,因應地緣政治,考慮是否需要增設辦事處和資源。被問到會否在「一帶一路」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增設辦事處,他則說尚在研究。
馬時亨又提出,將在貿發局的旗艦活動「亞洲金融論壇」加入產業元素,如烈酒貿易、奢侈品市場趨勢等;並會因應全球趨勢舉辦展覽,包括基於美國收緊海外留學生簽證,針對內地和全球學生舉辦本港大學展覽,透露已與教資會接觸,對方反應正面。
馬時亨稱,貿發局將繼續支援中小企,協助推動數碼化,7月將舉辦相關工作坊。他呼籲中小企走出「舒適區」,開拓新興市場。
貿發局未來一兩個月未有外訪計劃 馬時亨:仍需要與歐美溝通
對於中美貿易戰,馬時亨說商界對於目前環境不會開心,但他認為「不是世界末日」,希望中美貿易談判能有突破,冀雙方加強交流,倘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或能改變對中國態度。他說,貿發局成立以來遇過很多挑戰,有信心今次同樣能轉危為機。
馬時亨相信,本港「免稅港」地位是目前最大優勢,海外貨品經香港進口內地,毋須徵收關稅。他強調香港是中國一部分,同時是國際金融中心和「一帶一路」樞紐,沒有地方能取代香港功能。
馬時亨曾建議,本港商界和民間到歐美解說香港實况,改變國際觀感。他說貿發局未來一兩個月未有外訪計劃,雖然政治環境會影響溝通,但貿發局的任務是「做生意」,認為仍需要與歐美溝通。方舜文補充,指貿發局是「做實事」,有商機就會外訪,早前曾組織業界到訪美國,亦曾邀請外商來港了解香港現况,對方發現實况較原來認知「好很多」。
方舜文將於今年退休,貿發局早前公開招聘接任人選,方表示早於一年前已決定退休,強調無關貿發局主席換人。馬時亨則說,方舜文離任對他而言是挑戰之一,謂尋找招聘繼任人並不容易,希望能找到合適人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