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藝界指康署停行政人員培訓資助 協會理解財赤稱可惜 倡牽頭鼓勵商界贊助

發佈於

【明報專訊】康文署為培育藝術行政人員,自2010/11年起分別自行或資助伙伴藝團聘請見習員。本報發現,康文署轄下見習員職位皆列為「空缺」而未見招聘,受惠藝團亦確認署方已停發撥款。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主席錢敏華表示,計劃孕育不少行內中堅,認為若「因政府沒錢而取消,也挺可惜」,盼當局牽頭鼓勵企業贊助延續計劃。有學者建議,政府可藉重整資助計劃的契機,思考培訓人才的方向。

明報記者 葉希雯

政府未回應終止否 稱續檢視方向

本報先後向康文署及文體旅局查詢,均未獲直接回應是否已終止計劃。康文署回覆稱,計劃至今逾580人受惠,總支出2.16億元,逾半完成實習的見習員投身文化藝術行業,署方將續檢視各項人才培訓計劃成效及方向。文體旅局則提及,去年底《文藝產業藍圖》提出與業界檢視人力資源狀况及未來人才需求,並改善各項見習及培訓計劃;局方將繼續檢討工作,適時推出措施。

2010/11起推 受惠名額10多年翻倍

康文署2010/11年度推出「藝術行政人員培訓計劃」,聘請藝術行政見習員、舞台管理見習員等,派駐署方轄下部門或場館,學習場地運作、設施管理、活動推廣,以至舞台運作、技術服務等,為期一年半至兩年;另亦資助場地伙伴計劃下的全數22個藝團及香港藝術節協會聘請見習員,學習管理藝團。根據康文署年報,每年受惠名額從2010/11年度的32人,在過去逾10年間增至2022/23年度的64人(見表)。根據今年《財政預算案》,康文署2025/26年度預算為逾123億元,按上年度修訂預算增4.1%,其中用作「表演藝術」的佔逾17億元,按年增1.7%。

康署轄下「見習員」亦出缺未再補

翻查政府電話簿,康文署轄下文化節目組、觀眾拓展辦事處、各區表演場地辦事處等部門,以及香港體育館(紅館)、高山劇場等場館,原本設有的「藝術行政見習員」或「舞台管理見習員」職位皆變「空缺」,迄今未再招聘。多於一個從計劃受惠的藝團向本報確認,不再獲康文署資助聘請見習員。

錢敏華對新安排感可惜,但「政府要減錢,(業界)也明白的」。她說,計劃過往培育不少藝術行政人員,部分成為行內中流砥柱,舉例由她擔任行政總監的中樂團,便持續有見習人員在實習結束後留在藝團發展。錢敏華另以香港管弦樂團作例,在康文署資助下會安排見習員輪流到不同部門實習,藝團若缺政府支持,難維持有關安排,建議當局鼓勵企業接力贊助藝團培訓新血。

學者倡政府藉機深思文藝業走向

中大文化管理專業應用副教授林國偉表示,不少畢業生循康文署的見習計劃入行,盼政府推出其他替代方案,「勿取消就取消」。他認為,培訓一名藝術行政人員,不能只着眼於文書、策劃活動等能力,應同時具備推動文藝發展的思維,以及「如何在不同持份者之間斡旋,創造一個最好的環境,讓藝術得以發展」。

林國偉認為,本港文藝上的支援政策較缺延續,舉例會資助藝團到大灣區巡演,後續則欠安排,認為人才培訓也同理,政府需深思「培訓具備哪些思維的人才,甚至是整個文藝行業要往哪方向走」,才能對症下藥助文藝界真正發展。

康文署以外,藝術發展局另在2023/24年度起推出「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資助藝團聘請大學生實習最多一年至年半,受惠的包括康文署場地伙伴計劃的藝團。該年度藝發局配對了32個藝術行政人員職位。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