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恒指再漲204點 北水大減八成

【明報專訊】中美連續兩日在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會議,雙方代表會後表示,原則上已經就落實日內瓦共識達成框架。市場投資情緒持續改善,港股昨日反彈逾200點,創逾兩個半月新高。大市成交略為縮減至逾2300億元,北水淨流入就大減逾八成,至只有近14億元。
成交略縮至逾2300億
恒指昨高開28點後反覆向上,午後最多升276點,高見24,439點,尾市稍為回順,收報24,366點,升204點,是3月19日後收市新高。國指同創逾兩個半月高,收市漲1.1%,報8865點;科指升1.1%,報5451點,是3月28日後收市新高。
港元拆息回升,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HIBOR終止6連跌;港匯仍偏弱,曾低見7.8493,是2023年5月5日後最弱,進一步逼近7.85弱方兌換保證。
汽車中資金融股做好
大市成交結束連續6日增加,昨日減少6%至2351億元,是6月5日後最少。北水淨流入減少82%至13.76億元,淨買入最多的是建行(0939)、美團(3690)及信達生物(1801);淨賣出最多的是小米(1810)、騰訊(0700)及阿里(9988)。
中汽協公布,5月汽車銷量按年增11%,新能源車增36.9%,車股做好,蔚來(9866)升4%;比亞迪(1211)、小鵬(9868)升約3%(見表)。
中資金融股向好,內險股有追捧,新華保險(1336)、中壽(2628)升逾4%;平保(2318)升逾2%。內地券商股也有買盤追入,光大證券(6178)、廣發証券(1776)升逾6%;內銀方面,工行(1398)、建行(0939)、招行(3968)升約2%。
景順亞太區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預期,未來數月美國有機會與更多國家達成貿易協議,意味美國關稅政策最不確定的時期或已過去。若貿易關稅問題解決,市場風險胃納將回升,可望帶動股市反彈,預期風險偏好反彈(risk-on rally)的情况有可能於今年稍後時間出現。
景順趙耀庭:偏好歐股亞股
在基本情景預測下,景順偏好美國以外的國際股票,例如歐股及亞股,尤其看好中資科技股,主要是因為行業可受惠於國策、中國於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突破,以及美國科技股熱潮在估值偏高下消退。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中美原則上達成經貿協議框架,貿易戰進一步降溫,加上下周舉行上海陸家嘴論壇,市場憧憬內地或有重大金融政策出台,中資金融股昨明顯發力。他預期港股後市仍向上,有機會挑戰3月19日的高位24,874點,不過提醒恒指現水平市盈率已達12倍,估值不便宜,投資者入貨要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