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楊智佳:港股健康慢升 倘短線調整成入市機會

發佈於

【明報專訊】恒生指數昨日上升204點,收報24,366點,主板成交2351億元。指數持續慢速穩定上升,正向3年高位進發。

中美貿易會談正在進行當中,預計將能達成共識,但相關利好消息似乎已反映於港股之上。觀乎2018年至今,中美貿易會談達成協議或是兩國元首會面過後,港股短線見頂回落居多。不過,此次中美貿易談判對市場的影響力不如以往,即使達成共識之後獲利沽盤湧現,對目前呈健康慢升格局的港股來說,壓力應當不大,短線調整反而帶來吸納機會。

昨日港股市場共有216隻港股上升5%或以上,佔整體港股7%左右,跌逾5%的股份只得100隻,急升股及急跌股的比例是大約2比1。以市值50億至1000億元、單日成交額超過1000萬元的股份計,長期平均線(60天、120天及250天)多頭排列股份數目略增至166隻,強勢股數目逐步增加。

行業股份方面,周二強勢的生科股表現轉趨反覆,網絡科技、汽車、金融股份發力上升,新能源板塊亦加入追落後,投資者每天均有買上的主題,氣氛相當不錯。《明報》港股數據庫顯示,上述4個行業股份昨日升幅介乎1.28%至4.36%,其中,金融類股份一直穩步上揚,除了高股息的內銀股之外,內險股亦是值得吸納之選。

內險股受惠AI提升營運效益

若於多頭排列股份之中篩選,保險股包括人保集團(1339)、中國財險(2328)及中國太平(0966)等等,其中,人保集團走勢最強,目前已創出上市高位,呈一浪高於一浪走勢,昨日股價升1.9%,突破日線保歷加通道上軸,無論長線或短線走勢都理想。

內地保險企業的保費收入近年呈穩健增長,經歷長時間股價低迷過後,估值相當低廉,長遠人工智能的發展亦能幫助保險行業加強營運效率,其中有助於評估保單風險,令賠付及保單定價更精準,亦有助推出不同類型新產品,至於理賠處理亦能自動化,節省人手及程序。於未來數年,AI的應用有助保險企業提升收入同時減省成本,屬明顯受惠的一個板塊。

人保集團主要持有中國財險股份,再加上人保的壽險業務及各類型財產保險,屬於綜合型保險公司。今年首季營業收入按年上升12.8%,純利按年升43%,滾動市盈率只有4.9倍,市賬率僅0.8倍,屬收入表現穩健而估值低殘的保險股。縱使股息率只有4.3厘左右,但隨着利潤回穩,股息率未來有望回升。目前估值肯定沒有充分反映人工智能發展對公司的幫助,估計能成為長遠業績增長的引擎擎,長期持有或有驚喜。

人保現價分段吸 首站上望6.5元

中央結算系統(CCASS)資料顯示,人保的首十名持股券商比例由一年前的88.15%升至最新92.19%,或反映大戶逐步收集股份,有貨落強者的迹象,有利後市表現。

由於人保股價已欠阻力位,高位剛整固完成並進行突破,可考慮現價分段吸納,以4.6元作止蝕位,中線首站上望6.5元,長期持有亦可。

[楊智佳 數據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