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開箱】《罪人們》 探討種族問題 類型多元創意豐

【明報專訊】超級英雄片《黑豹》系列導演賴恩古拉(Ryan Coogler)與《洛奇外傳:王者之後》男星米高佐敦(Michael B. Jordan)第五度合作的驚慄片《罪人們》(Sinners),4月18日美國開畫至今,票房累收2.7億美元(約21.2億港元),比《職業特工隊:最終清算》幾近多出一倍;爛番茄網站綜合369篇影評文章得分97%,觀眾好感度亦達96%,如此叫好叫座,難怪湯告魯斯(Tom Cruise)亦自掏腰包捧場,然而海外票房未如理想,全球只收8500萬美元(約6.6億港元),莫非跟文化差異有關?
回鄉開酒吧遇吸血鬼
《罪人們》以1930年代美國為背景,惡名昭彰的「煙囪」兄弟(米高佐敦一人分飾阿煙和阿囪)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及芝加哥黑幫鬥爭後,挾着巨額不義之財,返回密西西比州老家,準備大展拳腳。他倆先向3K黨白人地主購入一座荒廢工廠,然後招攬親友包括堂弟Sammie、樂手Delta Slim、阿煙妻子Annie及華裔雜貨店老闆夫婦等,協助二人開設音樂酒吧,並於當晚舉行試業派對。
故事發生在一日之間,由熱愛藍調音樂(Blues)的牧師之子Sammie滿身鮮血返回教堂說起,一向反對他玩音樂的父親曾說:「若你繼續與魔鬼共舞,總有一天他會跟着你回家。」結果不幸言中。導演透過倒敘手法,時空重返酒吧開幕當晚,Sammie與Delta Slim等樂手輪流表演,來賓酒酣耳熱之際,吸血鬼(積奧干奴飾)偽裝成流浪賣藝者現身,請求批准入店內演出,煙囪兄弟斷然拒絕,雙方隔着酒吧展開一場血腥攻防戰,直至旭日初升,人鬼都已付上沉重代價。
中段變化出人意表
《罪人們》屬於黑人電影,戲中涉及音樂、宗教、種族及愛情等內容,都在緊扣同一主題,正如片名所說,黑皮膚就是原罪。電影前半部分講述煙囪兄弟籌辦酒吧過程,透過他倆跟親友對話,以及沿途所見所聞,帶領觀眾重溫當年黑人遭壓榨和迫害的苦况,例如警察隨意拘捕、法官胡亂判刑、3K黨謀財害命等。導演借古諷今,就算高呼「黑人的命也是命」口號,現實何曾改變?另外,《大黃蜂》女星希莉辛菲(Hailee Steinfeld)扮演阿囪的白人舊愛Mary,二人秘戀多年,卻因膚色不同而被迫分手,最後女方遭吸血鬼噬咬,反而可與阿囪白頭到老,並跟晚年的Sammie敘舊,諷刺得令人心痛。
《罪人們》中段變化出人意表,《非凡生命歷》男星積奧干奴(Jack O’Connell)扮演吸血鬼突然現身,把煙囪兄弟甚至觀眾都殺個措手不及,這頭代表資本主義、剝削和控制黑人的怪物,最終被阿煙擊斃,象徵意義不言而喻。事實上,論創意本片絕對比賴恩古拉執導過的超級英雄片有過之而無不及,全片最奇幻和精彩一幕是Sammie在酒吧表演期間,他的藍調音樂令全場賓客如癡如醉,甚至產生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幻覺,於是鏡頭前出現京劇的美猴王、現代舞者、古典樂歌唱家等聚首一堂,就算酒吧燒成頹垣敗瓦,賓主仍然盡歡的荒誕場面。
驚慄版《星聲夢裡人》
《罪人們》以經典藍調樂曲如《Wang Dang Doodle》貫穿全片,難怪被外國影評人稱為「驚慄版《星聲夢裡人》」。戲中Sammie透過自彈自唱,發泄對父權及宗教的不滿;負責採摘棉花的工人與修補公路的囚犯,藉着吟唱紓解心中鬱結,雖然歌曲不同,意義卻是一致。
結局後收錄兩條彩蛋片段,一是黑人歌手Buddy Guy客串演出晚年Sammie,在酒吧重遇吸血鬼阿囪和Mary,他們的對話頗值得玩味;其次是飾演年輕Sammie的男歌手Miles Caton自彈自唱一曲,為全片寫下圓滿句號。美媒如Variety稱讚此片是「2025年首部入圍奧斯卡的電影」並非過譽,但對美國以外的觀眾來說,《罪人們》會否因文化或種族差異而產生距離感,仍然值得商榷。
上映日期:6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