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沈靖韜憶爭冠路 每輪彈不同曲風難度大 曾為身心休息全日不彈琴 (13:30)

發佈於

首位於「范克萊本國際鋼琴賽」奪冠的香港鋼琴家沈靖韜今(12日)接受傳媒視像訪問,感謝有很多人支持及關注自己。他表示,比賽時並非以勝出為目標,而是希望表現出最好一面,又憶述比賽過程要演繹不同曲風的樂曲相當困難,最想感謝家人的支持。沈靖韜又認為,香港的藝術配套屬全亞洲最好,藝術環境對其音樂發展重要,鼓勵香港演藝學院的師弟妹要熱愛藝術、不要放棄,稱「世界需要你們」。

沈靖韜在多輪比賽中合共彈奏約4.5小時的樂曲,他稱這是比賽期間最大的困難,解釋每輪賽事相隔的時間不多,而自己每輪的選曲曲風都甚不同,旨在讓觀眾與評審看見自己不同的一面,但就有如「從一個世界去到另一個世界」,要完全地專注演奏相當困難。他亦分享自己最深刻的選曲,是第二輪的貝多芬的《降B大調第29鋼琴奏鳴曲第106號》,認為樂曲的理念和技巧很深奧,練習此曲時對理解不同樂曲亦有幫助。沈亦透露,在完成第二輪比賽後,自己曾有一天時間沒有接觸鋼琴,以讓自己的體力和精神得到休息。

贏得比賽,沈靖韜稱最想多謝家人對自己的支持和愛。他分享完成最後一輪比賽後,收到其母親的信息,得知母親特意前來美國給自己驚喜,並在頒獎禮當日早上到達,非常開心母親可以與自己一同經歷這個重要時刻。

感謝鋼琴家黃懿倫栽培 形容香港藝術環境良好

沈靖韜自幼便學習鋼琴,他透露童年時認為彈奏鋼琴就像玩玩具,直至21歲起才慢慢深入研究音樂。回顧多年的音樂路,沈靖韜認為在香港的鋼琴培育對自己非常重要。他說自己在7至14歲時師承著名鋼琴家黃懿倫,認為黃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音樂老師,沒有其栽培難有今天的成就,自己現時仍然受其音樂思維和結構所影響。沈靖韜續指,香港的藝術環境很良好,自己小時候經常到不同音樂會及大師班,接觸世界級的音樂與藝術家,對其音樂發展甚為重要,亦認為現時香港的藝術文化愈來愈好。

被問到若一直留在香港會否仍有今天的成就,他表示作為音樂家需要有豐富的想法,到不同地方經歷當地文化有助提升自己,很難說留港發展或到外地會否有不同成就。沈靖韜又指,自己在疫情時無法出國,很多的演奏會都被取消,經濟收入減少的同時,亦令他失去自我,「作為藝術家,在台上表演時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當時令我冇咗啲希望」。因此,他在2023年到美國修讀了文憑,用了兩年的時間,才重新慢慢培養對比賽的信心。

展望將來,沈靖韜將到世界各地進行演奏,首站便回到香港表演。他表示,近年較少在香港或亞洲進行演奏,非常開心有機會回港演奏。他亦寄語正在學習樂器的市民要熱愛音樂,如果家長迫使小朋友學習,使他們討厭音樂,反而是本末倒置,認為學習音樂的重點是讓生活更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