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港燈董事總經理指「南丫四號」未裝水密門不符合約規定 料海事處發牌足證安全 (16:47)

2012年南丫海難造成39人死亡,今(13日)展開第29日研訊。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供稱,財利船廠標書列明在「南丫四號」建造水密艙壁,若有更改需通知港燈,惟財利從未告知無裝水密門,與合約規格不符。他強調海事處已發牌批准航行,他不會質疑該船安全,「我作為用家,從來無一天覺得隻船唔安全,直至撞船嗰一刻」。
鄭祖瀛是最後一名代表港燈的證人。港燈向財利購入南丫四號後,由海事組負責驗收。鄭無直接參與招標和驗船工作,僅就一般程序作供。庭上顯示財利1994年提交標書,列明由5個水密艙壁分隔6個艙室,若有改動需書面通知港燈。
死因研訊主任問,為何港燈無發現船隻不合要求。鄭祖瀛指,若財利造船和規格不符或更改水密艙數目,需書面通知港燈,「過程中我睇返紀錄,無依個情况出現」。鄭稱港燈購船重視功能性,包括航速和載客量,重點並非船身構造,他事後始知道該船無裝水密門。
鄭祖瀛強調,港燈相當信賴海事處發牌制度,不相信南丫四號有安全問題。他稱很多港燈員工乘搭該船前返南丫島發電廠上班,若他們質疑船隻有危險,「唔相信佢哋會接受自己去坐依一艘船」。家屬方關注,港燈花費逾900萬元購船,為何無仔細核對船隻是否符合標書要求。鄭回答,標書長達數百至一千頁,逐段文字驗收並不實際,加上港燈不是造船專家,「我哋依賴財利的造船專業、海事處發牌制度去保障船隻安全」。
家屬方提出,港燈前海事經理鄧雲安自稱曾發現水密門問題,鄧應否向上司反映,再由港燈向財利跟進。鄭祖瀛回應,即使港燈曾與財利溝通,未必改變事實,因海事處已發牌,「作為用家,(港燈)有無能力、知識,覺得海事處發咗牌,隻船都係唔安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