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政府倡中九龍繞道收費10元信仍具分流作用 香港仔隧道及城門隧道擬收8元 (20:05)

運輸及物流局今日(13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隧道收費檢討,政府稱,「中九龍繞道」將由年底通車的中九龍幹線,以及明年中通車的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組成,而由於整段中九龍繞道建造費達約580億元、營運開支剔除折舊每年約為3億元,加上繞道的行車距離及時間比替代路線短甚多,當局基於「用者自付」原則,認為有理據研究就中九龍繞道徵收合適費用。當局並指,已研究中九龍繞道在免費、10元及17元3個收費情景下的車流,局方不建議採用免費及17元方案,指前者會導致接近沒有剩餘容車量應付未來需求,後者則預計未能充分發揮繞道容車量,令分流效果未如理想,指全日劃一10元方案有效發揮分流功能兼可收回部分營運成本。
局方指,若採用免費方案,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隧道)在剛開通的2026年繁忙時段使用率即接近飽和,行車量/容車量比率達0.97,缺乏剩餘容量應付新發展區的人口遷入和車流增長,不但未能做到用者自付,長遠需持續投入龐大公帑承擔 7 公里長隧道的所有營運開支,故不可取。不過,分流效果方面,則為3方案中最佳,預計龍翔道及亞皆老街的行車量/容車量比率可由現時超過1,分別減至0.96及0.79。
若採取17元方案,局方指隧道每年收入預計約3.17億元,但繁忙時段的行車量/容車量比率預計僅64%,未能充分發揮其三條行車線的容車量。分流效果屬3方案中最低,預計隧道分流的效果會下降至整體九龍東西方向路面交通約16%,區內多條現有主要道路仍會面對擠塞問題。
若採取10元方案,隧道每年收入預計約2.57億元,即未完全收回成本。局方指,該方案下繁忙時段的行車量/容車量比率約81%,相信預留適量剩餘容車量以應付未來車流增長,並預計可分流約 19%的整體九龍東西方向路面交通。
對於城門隧道及香港仔隧道,局方提出研究由現時5元加至8元。預計此方案下,香港仔隧道每年隧道收入增加約 5,000 萬元至總收入1.57億元,城門隧道的每年隧道收入則會增加約 4,700 萬元至總收入 1.32億元。局方預計對兩隧道的替代路線交通影響輕微。至於其他政府隧道,當局建議暫維持現有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