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眼睛吃冰淇淋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香港的6月,已熱得要命。新聞說,今年澳洲迎來一個暖冬。

紅葉早已例行公事地落光,銀杏染上金黃,只等待一場狂風掃落葉。植物公園裏或海邊的博物館,都見幼稚園學生「鴨仔團」出巡,仍穿著短袖短褲,搖搖擺擺地走過。我買了個雪糕,轉過街角就融了一手。這一個雪糕,送給香港人望梅止渴,涼快一下——也許半年後,這個暖冬,意味着來年會是更熾熱的夏季?

澳洲的夏天其實也不好過。這裏的太陽要親身感受過才知道有多毒辣——40℃高溫之下,走在街上,熱空氣灌進肺部,彷彿全身的液體都在沸騰。在家也不敢開窗,因為乾燥的熱氣對流,會把人變成氣炸鍋裏的小食。電費高昂,唯有每隔數小時開一下冷氣吊命。

熱浪,有時不來自天氣,而是某種讓人不敢大口呼吸的氣場。這樣的天氣、這樣的空氣,誰都難說下一刻會不會再翻轉。

天氣變幻,半點不由人。一到8月中旬,無論多令人透不過氣的環境,也總會慢慢緩和。酷暑與嚴冬都不能永續。時候到了,清涼與暖和,總會再來。

文、圖˙吳浚匡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