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供應商呻車企用商票付款 收回現金需約10個月

【明報專訊】「零公里二手車」現象令庫存流向經銷商,亦令經銷商資金流轉愈見緊張。內地車廠上周紛紛宣布承諾將供應商支付帳期統一至60日內,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章弘指出,靠各車企口頭承諾未必確實保障供應商能及時拿到回款。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反映,有大型車企除了用商票支付貨款,且從開票到拿到現金需約10個月,但面對作為大客戶的車企,「唯有做住先」。
近期內媒報道,比亞迪(1211)山東經銷商濟南乾城汽車貿易曾發布公告,指由於近兩年比亞迪經銷商政策調整,加上當區銀行融資政策保守,導致其現金流壓力巨大並「爆煲」。儘管如此,比亞迪董事會秘書李黔在股東會上強調,公司供應鏈帳期相比同行並不算長,許多同業甚至超過200日。根據《金融時報》統計,比亞迪去年應付帳日數平均為125.4日,較小鵬(9868)232.8日、東風(0489)219.7日、蔚來(9866)194.9日等8家對手為短。
分析:承諾60日內付款存灰色地帶
事實上,比亞迪近年應付帳及應付票據增加備受市場關注,甚至長城汽車(2333)董事長魏建軍稱有「車圈恒大」引起行內激烈討論。比亞迪亦高調反駁。事實上儘管比亞迪應付帳款增長迅速,但由於其銷售收入同步增長,相對收入佔比仍屬可控(見圖3)。不過,車企應付帳款總體金額的確在快速增加,這意味着上下游中小企業面臨的應收帳款數額也隨之增長。
本報記者曾走訪深圳一家車用傳感器工廠,其負責人表示客戶包括內地銷量「前幾位」中約一半車企,惟坦言近年生意較難做,包括有大型車企以商票支付貨款,但交易帳期可長至兩個月,並用自己的金融工具付款予供應商,從開票到拿現款通常需要約10個月。若供應商冀快速回籠資金,便需接受至少7厘的貼現利率,形容做法屬「做爛市」、「玩殘小企業」,但由於該車企是公司最大客戶,因此「唯有做住先」。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指出,大企業營運成本難以大幅削減,「遲些找數基本上就是一個免息的貸款」。他相信各方會努力加快部分款項支付,但要所有款項都在60天內結清,仍存在「很多灰色地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