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王品弟:放寬積金置業助養老

【明報專訊】強積金全自由行政策有望今明兩年分階段落實,立法會亦就「強積金首次置業計劃」展開討論。香港置業日前進行一項置業調查,結果顯示高達78.5%市民支持動用強積金置業,21.5%表示反對,反映即使現時樓價已由高位回落,但仍有一班市民感覺難以「上車」,因此有部分市民希望利用退休儲蓄置業。
參照積金局統計數字,截至2020年底,強積金已覆蓋450萬供款人,其中50萬個帳戶資產逾50萬元,更有兩萬個帳戶累積超過200萬元。隨着強積金資產規模持續增長,筆者相信,適度放寬強積金用於首次置業,確實能為樓市注入新動力。從實際角度考量,允許市民動用部分強積金置業,不僅能協助「上車客」實現安居願望,亦能為換樓家庭改善居住環境。若將部分強積金配置於物業市場「藏富於樓」,甚至可改善退休資產組合,降低市場波動風險。
市場調查數據更顯示,新一代置業人士對優質住宅需求出現明顯轉變。有56.1%受訪者傾向購買10年以下物業,比例創調查以來的紀錄新高;土地註冊處數據更顯示,今年首5個月,新晉屋苑1.6%流通率較傳統屋苑的1.1%的流通率為高,可見新晉屋苑在二手市場的流轉能力更勝一籌。數字反映了買家心態轉變。不僅追求安居之所,更看重物業流動性和潛在投資價值。倘若政府放寬強積金用作置業用途,相信能釋放更多的購買力,提振市場需求,其次可激活換樓鏈,帶動整體樓市交投活躍;更重要是,能有效強化退休保障,提升整個退休保障體系靈活與實用。當然,任何政策調整都需謹慎評估風險,在刺激樓市與保障退休生活之間取得平衡,方能實現可持續社會效益。
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王品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