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研新型雙重免疫療法針對晚期肝癌 港大醫學院指38%參與療法患者3年後仍存活 (13:10)

港大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團隊於2020年起,就一項針對晚期肝癌的新型雙重免疫療法,展開第三期臨牀研究。參與研究患者腫瘤縮小率良好,有已擴散肝癌病人癌細胞完全消除,療法今年4月獲美國FDA批准成為一線治療。港大內科學系臨牀副教授邱宗祥表示,以往患者3年存活率少於5%,新療法下有近4成病人3年仍然存活,屬於重大突破。
療法結合「尼伏人單抗」以及「伊匹木單抗」兩種免疫治療方式,透過激活T細胞以作治療,過往用於黑色素瘤等其他癌症。港大2016年首次作為肝癌研究,並於2020進入第三期臨牀研究階段。
335名接受新療法治療的患者當中,7成患者腫瘤控制良好,3成6患者達客觀腫瘤縮小反應,平均持續時間中位數達30.4個月,較過往被認為藥性較強的傳統標靶藥「侖伐替尼」及「索拉非尼」,腫瘤縮小率以及反應持續時間,分別再多3倍及2倍。
治療效果亦反應於患者的存活時間上,使用新療法的整體存活期中位數長達23.7個月,較傳統療法多3.1個月,其中38%患者3年後仍然存活,有約一成已擴散患者癌細胞完全消失。邱宗祥形容,相比過往病人平均1年存活率,3年仍然存活是喜訊,目前仍待更長期數據,希望5年存活率達到2至3成,「末期肝癌病人有5年存活率,是前所未有。」
目前療法已於美、中及歐洲批准於全球使用,料半年後於本港可註冊。邱宗祥表示,患者接受4周新治程後將轉回其他治療手段,一個療程費用需10萬以上。目前藥廠已向衛生署申請審批,預料審批需時半年,預計每年潛在有1000名末期患者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