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親子筆陣.媽媽維特:煲卡通片

發佈於

【明報專訊】這陣子,我常處於頗兩極化的「work hard,play hard」狀態,一邊高度專注地涉獵信仰典籍,修習身心與靈性;另一邊,則是報復式地觀看大量卡通片和狂啃少年魔幻小說。彷彿愈是努力建設「成熟的自己」,我裏面的「內在小孩」也呼聲愈大,愈需要滿足她。

我自小愛看卡通動漫,長大後,也曾透過Animax等頻道認識許多以大人為對象的作品。不過,我留意到這陣子自己追看的卡通,絕大部分都是以小孩為對象,大概就是高小吧。當然,沒有一套卡通片會主動說明它是給哪個年紀看的,那只是我作為資深觀眾的個人印象。

探索善惡 陰暗面點到即止

總之,那些最吸引我「內在小孩」的卡通故事,大約都是給10歲左右的孩子看,正好也是我細仔的年紀。這些卡通大都有冒險、戰鬥、友情、掙扎成長、搞笑等元素,會探索善惡,但故事主軸光明,節奏明快,陰暗面點到即止而從不虐心。這麼想來,它們所展現的,大概就是一個孩子在脫離童年前,可以帶着「充分的安全感」去探索的廣大世界吧。

拜串流平台所賜,現在追看連續劇或卡通非常容易,同類型作品也可以有極大量的選擇。就是這樣,10歲的「我」和10歲的細仔互為影響,齊齊「狂煲卡通片」,發掘了一套又一套的故事。

現在小孩子的娛樂,跟我們小時候很不一樣。由於智能電視機可播放YouTube,阿仔一大習慣是收看YouTube程式推薦的視頻,很多時是打機畫面錄播或懶人包。在我和老公眼中,這些視頻「養分」十分有限,寧可他看有故事內容的影視作品,無論是真人或動漫也好。不過,我們始終管不到太多,他也不是全時間貼身看管的年紀了,只能偶爾提醒阿仔,盡量多樣化地收看不同媒體。

所以,煲卡通片除了滿足我自己,其實也難得地創造了和阿仔一起不斷沉浸於故事世界的機會。曾經何時,睡前媽媽讀書講故事的習慣持續過好多年,但阿仔進入高小之後,就漸漸告別這階段了。這一輪煲卡通片,可說又把我們母子再次拉進親密的故事空間。不同的是,我不再是說故事的主導人,而是和阿仔平起平坐,一起發掘「入坑」卡通,一起為劇情而驚呼的同伴觀眾。

原世界落泊黯然 新世界大放異彩

我們看得最多的是轉生和異世界冒險的故事。這一兩年,無論日韓都有很多以轉生為題材的輕小說和動漫作品,多得可以用「海量」來形容。它們幾乎都衍生自同一套路——主人翁猝逝,獲神明安排投胎至另一世界;不同故事的「異世界」或有差異,但都必然存在魔法、仙靈、勇士、討伐魔獸的冒險者、統籌冒險者的公會、對冒險者和魔物評級的制度,以及經驗值技能值之類的打機設定。而在原世界落泊黯然的主角,不論重生為王子貴族、魔法高手、流浪美食家,甚或微不足道的蜘蛛,都例必在新世界大放異彩並感動人心,成為傳說一般的存在。

誠然,轉生卡通的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在現世感受挫敗,而普遍植入故事的冒險遊戲設定,也是讓打機一代較易投入的故事模式。但和阿仔一起,我會拋開這些分析,純然當個觀眾,觀故事,也觀阿仔。每當故事令他肉緊的時候,阿仔都會由廳跑入房再跑出廳,讓我回想起自己細個看卡通時,也常常會興奮得彈到媽媽牀上,然後立刻趕回電視機前繼續看……試過有卡通大灑鹽花,我也沒迴避,告訴阿仔偶有一點鹽花也無妨,只是那故事本身太不濟,靠賣色情留住觀眾。

我想,這些卡通的一大作用,就是為孩子走向更廣大的世界而準備吧。這個階段,會成為我們共同的美好回憶。

文:葉杏麗

作者簡介:思想與感情澎湃的兩子之母。明白要令身邊人幸福,得先讓自己幸福。盼能活出愛中無枷鎖的真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