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中哈「全方位合作」簽約2000億 涵核能鈾礦項目 習:做彼此堅強後盾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16日)在阿斯塔納與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會談時強調,雙方要齊心協力推進全方位合作,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兩國合作提質升級,鞏固貿易、投資、能源等傳統合作優勢,推進跨境鐵路項目建設和口岸基礎設施改造,拓展高新技術合作,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當天舉行的「中亞-中國」產業投資論壇,中哈雙方簽署近60項合作協議,總額約250億美元(約1950億港元)。
正值世界局勢動盪,習近平對托卡耶夫表示,中哈要以高水平戰略互信引領雙邊關係發展,要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繼續堅定相互支持,「在亂雲飛渡中做彼此堅強的後盾,在發展振興中做彼此有益的助力」;兩國要以全方位安全合作維護兩國和平安寧,擴大執法安全和防務交流,共同打擊「三股勢力」(見另稿);同時,要鼓勵青年、媒體、智庫、地方加強交流。
哈:合作不受地緣政治國際局勢影響
托卡耶夫表示,哈中有着加強合作的強烈政治意願,不受地緣政治挑戰、動盪或國際局勢的負面影響。兩國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拓展多領域合作。在核能領域,哈通社引述托卡耶夫指出,哈薩克決定建設至少兩至三座核電站,「我想特別指出,我們視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CNNC)為可靠的戰略伙伴」,中核將在哈薩克佔據重要地位,而且哈薩克還是向中國供應天然鈾和核燃料的可靠伙伴。托卡耶夫還表示,習近平此次訪哈恰逢其生日,祝願他身體健康、家庭幸福、治國事業取得更大成功。
「中亞-中國」第二屆產業與投資合作論壇當天正在阿斯塔納舉行,哈薩克投資國有公司董事會副主席瑪迪亞爾‧蘇丹別克表示,哈薩克與中國簽署約60項合作協議(見表),不僅包括合作協議和諒解備忘錄,還涉及投資協議、合同以及其他重要文件,總金額接近250億美元。而且,還有更多合作文件尚在審批流程中,未能全部趕在論壇期間完成簽署。
其中,中哈雙方簽署了一項協議,為聯合勘探跨境鈾礦資源鋪平了道路。根據協議內容,相關方將努力把位於「下伊犁盆地-伊犁谷地」的鈾礦帶納入兩國在核能領域的中長期合作規劃之中。哈薩克國家石油天然氣人員指出,哈薩克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擁有豐富的碳氫化合物和鈾資源,已經成為中國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合作伙伴。
習將出席中國-中亞峰會
習近平專機於當地時間周一中午抵達阿斯塔納,進入哈薩克領空時,哈戰機升空護航,托卡耶夫率高級官員到機場迎接。習近平此行除了訪問哈薩克,重頭戲是周二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習近平於2013年訪問哈薩克期間,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2024年,中國和中亞國家進出口達到創紀錄的6741.5億人民幣,較2013年增長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