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孫玉菡稱疑有僱主聘外勞後解僱本地員工 當局接38宗投訴六成涉飲食業 (10:47)

發佈於

勞工處昨就「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提出4項加強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措施。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今(18日)表示,勞工處專線電話於今年接獲38宗具名投訴,當中24宗涉及飲食業,主要投訴僱主在聘請外勞後解僱本地員工,或縮減本地僱員工時,局方正調查有關個案,若投訴屬實將作行政手段跟進。他稱,政府會加強針對飲食業的巡查,亦會要求違例風險高的行業僱主申報聘請紀錄等,確保維持本地僱員及外勞2:1人手比例的規定。

孫玉菡今早於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投訴數字近半月快速增長,主要是因為政府聯絡工會幫助協調,讓疑受影響的員工實名投訴。勞福局亦限制僱主半年內只可申請一次輸入外勞。孫玉菡表示,過去四分一的申請為半年內多次申請,當中有僱主半年內曾作出申請6次,認為情况不妥當,故提出限制。

本報今報道,一份標明屬「零售業」的「售貨員」職缺,見工時是聘請魚檔工人,有工會幹事認為這「資訊落差」影響就業配對,窒礙工友求職。孫玉菡說,勞工處網站刊登招職位空缺及向工會發放職缺資料時,會公開僱主公司名稱,期望增加透明度及做好配對。對於有意見憂慮出現外勞「陰陽合同」、「踩兩更」的情况,他強調,當局對外勞出糧方式、工時等都有清晰規範,若有人發現僱主違規可作出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