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藍天銘:最後的關鍵時刻:應對伊朗對以色列的雙重生存威脅

【明報文章】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在2025年5月說:「猶太復國主義政權是一個致命的、危險的癌症腫瘤,必須被根除,並且將會被根除(the Zionist regime is a lethal, dangerous, cancerous tumor that should certainly be eradicated, and it will be)。」
1979年伊斯蘭革命 改變伊以關係
這一聲明,與伊朗極端主義政權的許多其他言論相似,反映了該政權對以色列的僵化政策——認為以色列毫無生存權(no right to exist),猶太人不應擁有自己的民族國家。這些假設,深深植根於伊朗政權的基因之中。
歷史上,情况卻並非總是如此。在1979年之前,以色列與伊朗保持着外交關係,並有直飛航班和大使館。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改變了這一切——伊朗新的宗教領導人,旨在將他們的伊斯蘭革命擴展到整個中東及其他地區,加強「什葉派軸心」(Shiite axis),同時破壞其他政權,並通過革命衛隊的聖城軍(Quds Force)輸出恐怖主義。摧毁以色列(destroying Israel),成為他們在穆斯林世界爭取霸權的關鍵策略之一。
在近幾十年中,伊朗的主要策略之一,是用「火環」(ring of fire)圍繞以色列——這些恐怖分子代理人,由伊朗訓練和資助。像黎巴嫩的真主黨、加沙地帶的哈馬斯、也門的胡塞武裝分子,以及敘利亞的親伊朗武裝組織等等,他們被指派對以色列發起敵對行動;最理想情况之下,與伊朗本身保持距離。這使伊朗能夠專注於其核野心(nuclear ambitions)和導彈發展。
這一策略的明顯例子,是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導致超過1200人被殘殺,並且有250多人被綁架。想像一下:如果這次恐襲不僅是由哈馬斯發動,而是由所有伊朗的代理人及伊朗本身共同發起,將會造成多大的毁滅(devastation)。
伊朗的核軍事計劃,已經發展了超過30年,通常在秘密進行,以欺騙(deceive)國際社會。最近,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再次確認,伊朗違反了其不擴散義務(non-proliferation obligations)。以色列情報顯示,伊朗政權正在加速完成其核武器計劃,距離發展多顆原子彈已經非常接近。一個擁有核武的伊朗,不僅會使中東不穩定,還會令整個世界陷入動盪。
伊朗建強大武器庫 以國面對生存威脅
此外,伊朗正投入資源建設一個強大的彈道導彈庫,目標是在每月生產幾百枚的速度之下,生產1萬至2萬枚長程導彈。這些導彈可達歐洲,除了軍事侵略(military aggression)之外,沒有其他用途,並對以色列構成了額外的生存威脅(additional existential threat)。
猶太歷史充滿了悲劇。以色列國的建立,旨在確保猶太人擁有安全的家園。我們的歷史教會我們:要認真對待威脅,尤其是當威脅一方同時擁有行動的意圖和手段時。我們已經到達一個關鍵時刻(critical juncture):激進的伊朗政權,長期以來已經明確表達了摧毁以色列的意圖;再加上其核能力和不斷增長的導彈力量,已對以色列帶來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脅。
以國自衛行動進展顯著
但仍有進一步工作要做
作為自衛行動(act of self defense),以色列啟動了「崛起之獅行動」,旨在消除這些威脅、挫敗伊朗的宏大戰略。行動初期成功針對了與伊朗核武器計劃有關的軍事設施和個別人物。相對而言,伊朗則故意(deliberately)攻擊人口密集的平民區,再次暴露了這一政權的殘酷真面目(true cruel face)。
儘管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有進一步的工作要做——核設施和彈道設施仍需被拆除,以完全消除威脅。通過這些行動,以色列不僅是在自衛,還在努力削弱伊朗政權(working to weaken the Iranian regime),最終有助於整個地區的穩定。
(編者按:文內分題為本報編輯所加;英文原文可參閱「明報新聞網」觀點頁面)
作者藍天銘(Amir Lati)是以色列駐香港總領事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藍天銘]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Amir Lati:The Eleventh Hour: Addressing Iran’s Dual Existential Threat to Israel (2025-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