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鄭浩:美以構想的中東地緣政治新格局

【明報文章】以色列與伊朗相互攻擊仍在緊密持續。外電早前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告誡以國總理內塔尼亞胡「不要殺死」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問題是,以方真的會聽特朗普的話,放生哈梅內伊嗎?
有關消息最早由路透社於6月15日報道。據路透社說,特朗普否決了(vetoed)內塔尼亞胡要幹掉哈梅內伊的計劃。隨後,英國廣播公司和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援引美國官員消息稱,特朗普確實否決了相關計劃,並說特朗普認為殺死哈梅內伊「不是好主意」。
對此,6月15日,在以伊開戰後內塔尼亞胡首次接受境外媒體美國霍士新聞獨家專訪時,並無直接評論有關報道,惟說:「但我可以告訴你,我認為我們已經做了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我們還將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我想美國知道做什麼對美國有好處,而我也不打算參與其中(作者按:意為不會多管美國閒事)。」內塔尼亞胡還直接告訴主持人,稱伊朗政府「把特朗普認定為破壞伊朗核計劃的主要敵人,並計劃暗殺他」。
毫無疑問,以國一直有計劃顛覆伊朗政權,只是一直在耐心等待時機。現在機會終於來了。在當前以伊處於交戰狀態,而美國又堅定支持以方的情况下,顯然內塔尼亞胡正試圖把美國捲入這場衝突,並準備好借美國之力(或美以合作),徹底推翻伊朗現政權,而以此實現更大的地緣政治目標。
伊朗「抵抗之弧」瓦解 以國獲有利戰機
首先,從當下以國面對的地緣戰略層面看,於以哈戰爭爆發一年半以來,以國已基本剷除絕大部分哈馬斯領導人,消滅了哈馬斯武裝有生力量,哈馬斯幾乎已喪失東山再起的希望。隨後於去年10月,以軍又開始全面打擊黎巴嫩真主黨武裝,迄今不僅剷除了其領導人等一大批最重要的核心骨幹成員,真主黨武裝部隊至今亦已喪失大部分戰鬥力,無法對以國發動更有效或成規模的襲擊。而自去年12月敘利亞政權更迭後,敘國新政權不再把以方視為區內最主要敵人,這也為以國消除了一個長期的重要地緣隱患。
此外,在美軍持續轟炸也門胡塞武裝組織據點的支持下,特拉維夫毋須打擊來自遠離以色列本土的威脅。因此從任何一個層面看,伊朗花了數十年精心構築的反以「抵抗之弧」已經瓦解。目前,以國已獲得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有利戰機,可全面、徹底和堅定地對付德黑蘭。
這次以伊戰爭,始於以國打擊伊朗核武和導彈計劃。自2003年伊朗宣布建設濃縮鈾離心機工廠,到2006年宣布提煉出純度3%的濃縮鈾,研發核武計劃就成為伊朗與以色列、美國及西方之最主要核心分歧和最大的政治角力。美國及西方不斷加大對伊朗的制裁措施力度,聯合國安理會也通過一個又一個對德黑蘭的制裁決議,希望其終止發展核武和導彈研發計劃。然而德黑蘭不僅無遵守相關決議或與美歐達成的條款,相反不斷加大投入,開足馬力提煉高純度濃縮鈾。目前伊朗擁有的、純度60%的濃縮鈾,已逾400公斤;而製造核武器的濃縮鈾純度為90%。
同時,德黑蘭還加快研製自行設計生產的導彈進程。從「法塔赫」到「流星」系列,從可打到350公里擴至2500公里,從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再到超音速導彈,伊朗的導彈實力已發展到系列完備、研發生產及實戰都已非常成熟的階段。最重要是,德黑蘭還擁有至少逾3000枚各類型導彈的龐大儲備。而按照以國情報機構的最新情報說法,到2030年,伊朗可以生產、儲備上萬枚導彈。屆時伊朗即便仍未掌握核武器,但巨量的導彈和無人機也可以直接對以國構成「生死存亡的戰略威脅」。顯然,以方不再對任何核談判或任何涉及核計劃的承諾,抱有任何幻想。於當前地緣戰略形勢完全有利於以國動武的情况下,內塔尼亞胡顯然絕不會坐失良機。
伊朗成美以藍圖最後障礙
其次,從美國、以色列面對的地緣政治層面看,可以說,德黑蘭政權已是美以重塑中東地緣政治格局藍圖中的最後一個關鍵障礙。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第五次戰爭結束後,以國分別與約旦、埃及、卡塔爾、科威特等中東國家,完成了建交或改善關係;最近又與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國積極交往。理論上說,以國在中東地區的真正敵人已經大減。相反,隨着美以聯合打擊流散在伊拉克、敘利亞、也門、黎巴嫩等境內的反以勢力,這些曾經對以國安全構成直接威脅的隱患,亦早已不能同日而語。
另一方面,進入「特朗普2.0時代」以來,美國跟其在中東地區的盟國如沙特、卡塔爾、阿聯酋,及與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之間的政治與戰略關係,正不斷加強。今年5月,特朗普上任後首次出訪選擇中東海灣三國,即是最有力證明。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到訪沙特時,特朗普還宣布撤銷美國對敘利亞長達45年的制裁。特朗普選擇在出訪中東地區時宣布這一決定的政治意義,也是一目了然。
這一切都充分顯示出,美以正在塑造一個全新的、聯合共治的中東地緣政治新格局。這個新格局的最突出特點就是:美以兩國為主導,以地區內盟國、合作伙伴為戰略基礎,於徹底消滅哈馬斯武裝、黎巴嫩真主黨武裝、也門胡塞武裝,並全力孤立圍困伊拉克境內的反美反以武裝之後,推翻伊朗現政權,徹底解決對美以安全、軍事存在和經濟利益上的威脅,實現對中東地區的共同管制,確保區內的政治、能源和航運安全。
「聯合共治」的中東地緣政治格局
因此,稱內塔尼亞胡沒有顛覆伊朗現政權、剷除哈梅內伊的計劃,美國也不會給予暗中支持甚至參與以國推翻伊朗政府的努力,這個說法是難以想像。讀者別忘了:特朗普愈是嘴上否認的事情,就愈可能發生。這就像他說自己「不是國王」,惟他迄今所說所做的一切,都正在努力令自己成為「美國國王」一樣。
俗話說,狠人話不多。但內塔尼亞胡恰恰相反,他既狠,且話多。於6月13日向國民發表的電視講話中,內塔尼亞胡公開呼籲伊朗人民「站起來」(stand up,意同起義),世界「應該聽到伊朗人民的聲音」。這明顯預示了以國對伊朗開戰,絕不是僅限軍事層面上的意義,而是有政治與軍事兩層意義——軍事上徹底阻斷伊朗核武和導彈進程,政治上順勢推翻伊朗現政府、除掉哈梅內伊。
總之,無論美以如何「打馬虎眼」(故意裝糊塗),無論以伊戰爭發展到何種地步,內塔尼亞胡絕不會放過哈梅內伊,這幾乎已成定論。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訪問學者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鄭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