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邵善波:「國家安全」在今日香港的挑戰

【明報文章】今年是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立法的5周年紀念,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特別為此到香港出席紀念活動,突顯出中央對這事情的重視。夏主任長期作為在內地地方工作的一名大員,本來並不專注於國家安全事務,更不熟悉香港。但2019年香港出現「黑暴」事件後,臨危受命,獲中央任命接手港澳辦主任一職,緊急處理香港這個爛局。在他領導下,於短短時間內,香港成功為維護國家安全制定一套詳細法律,有效填補了香港這個空白,好好處理了這個問題,使香港社會在經過2019年重大衝擊後回復穩定、重新出發,積極融入國家大局,尋求更大發展,對國家作出更大貢獻,這是一個不簡單的功績。
於這個紀念日子,重新回顧及展望香港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挑戰,有其特殊意義。但也有不少港人質疑:香港社會已回復平和、穩定,滋事分子大多已離開,或被收監,為什麼政府還不斷強調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強化大家在這方面的危機意識?
不同環境階段 國安有不同對象內容
香港的出現及其長期存在,就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一個「失敗例子」,不然國家好好的一個地方,為什麼會長期被一個外力統治?英國對香港百多年來的管治,令港人對國家安全的概念、感覺和認識,出現一個扭曲情况。絕大部分港人,對自己國家的安全並不認識,或有一個錯誤態度——因為在英治下的香港,「國家安全」是指英國人如何維持其在港統治的「安全」。英國人在這方面有非常仔細、全面的法律,執行手段也非常嚴厲。故此在百多年統治中,雖然也出現過不少內在及外來的安全衝擊,但英國對港管治,相比其他殖民地,還是比較穩定。
從這經驗可以看出:國家安全在不同環境、階段,會有不同對象、內容及性質。很多人不明白,既然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都通過了、對抗分子受控或離開了,為什麼香港今天仍對國家安全這麼緊張。在國家及香港目前面對日漸複雜的形勢下,這是對國家安全的一個過分簡單的認知。
兩個方面 值得重視
香港目前就國家安全問題,面對的是一個怎麼樣的形勢和現象呢?起碼於以下方面,值得繼續大家留意及重視。
(1)網絡安全、信息安全。香港從來就是一個外國蒐集中國情報的重要基地,這沒有因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而終止,變化的只是做法和涉及的內容。以前外力依靠的是蒐集內地地方報紙,聽取由內地到港人士反映的情况。現在的手法及內容當然不同。其中關注的消息情報,除了政治、軍事,社會動態、商業資料以至人事變動也成為他們非常關注的事務。可以說,香港於這方面存在的國家安全威脅,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變得更複雜。
互聯網現已成為社會的一個傳訊基本平台;網絡及資訊平台的安全,自然成為一個新挑戰。從異見分子逃離香港後不少人仍利用互聯網,不單止宣傳他們的政見,更利用互聯網散布虛假消息,製造混亂及不安。以前有「法輪功」,現在更多了一群企圖搞亂香港的異見分子。
(2)金融安全。香港作為國家境外的一個重要金融中心,服務國家這方面的需要。香港金融市場之穩定及發展,也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部分。如近期香港通過的穩定幣法例,就引起多方面關注及熱議。穩定幣的活動會否對香港及國家金融市場造成威脅,也應該是個需嚴肅處理的問題。香港在金融方面的發展對國家有直接影響,這影響可以是正面,也有可能是負面。本港金融安全,也是國家的金融安全,這不能被視作僅僅是香港本地事務。
以上兩個例子,只是香港目前面對國家安全問題中的兩個較突顯例子。這旨在說明:於維護國家安全法律通過、社會回復平靜後,香港仍面對各種在維護國家安全問題上的挑戰,仍不能放鬆。持續關注及宣講,是有必要的。
作者是新範式基金會總裁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邵善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