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非本地生准兼職 年半批近15萬人 議員倡恆常化 蔡若蓮:年內檢視

【明報專訊】過往在港就讀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及本科生不得做兼職工作,政府分別於2023年11月及2024年11月起暫免限制。教育局長蔡若蓮昨日表示,入境處前年11月至今年5月累計向約14.8萬名合資格非本地生發出「不反對通知書」(見表),准許在港做兼職。今年首5個月暫批約1.77萬宗「不反對通知書」,本科生佔749人(4.2%),研究生佔1.7萬人(95.8%)。
獲發「不反對通知書」的非本地生可做兼職,工作時數及地點不受限制。受惠學生畢業後,均合資格經「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申請留港發展。
無統計數據 院校稱多從商
立法會議員梁毓偉關注本港為非本地生提供的支援措施,包括會否考慮「恆常化」暫免工作限制的安排。蔡若蓮稱,政府今年會檢視整項暫免安排。她稱,非本地生在暫免安排下,毋須就兼職工作向入境處申請或知會所屬院校,故政府並無非本地生做兼職的統計數據,但據各院校反映,不少非本地生從事商業支援、零售、市場推廣等兼職。
蔡若蓮又說,院校普遍認同措施有助吸引非本地生畢業後留港發展,「從而擴大香港的潛在人才庫」。她鼓勵院校加強校內宣傳,並為學生提供相應支援。
另外,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主席鄧飛提出書面質詢,問及地緣政治影響下,教資會如何推動八大競爭人才時,避免資源錯配與惡性競爭。蔡若蓮稱,當局會繼續透過「大學校長會國際化小組」深化院校協作,又稱八大各有優勢及特色,並正充分利用政府各項便利措施,發揮所長。
「全球教育格局變 樂見各大學回應」
蔡若蓮重申,因應目前全球教育格局變化,局方已即時呼籲全港所有大學為受影響學生、學者提供便利措施,「維護他們的正當合法權益」,並按各院校的多元招生及人才政策,吸引頂尖人才,教育局樂見本港各大學均積極回應及密切留意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