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已報失ID 遭冒開電話卡屢被捕 尋求查停號碼折騰 事主嘆電訊商做法不一

發佈於

【明報專訊】電話卡實名制推行約兩年,有市民疑因遺失身分證(ID)後被人註冊多個電話儲值卡,並用儲值卡做不法行為,以致事主多次被捕。他曾尋求多個電訊商停用名下電話卡,但指電訊商做法不一。商經局及通訊辦回覆本報稱,通訊辦正與相關電訊商聯絡了解情况,籲事主主動接觸通訊辦並提供更多資料以便跟進。有議員質疑電話卡實名登記形同虛設,市民無法查詢名下電話卡數目,易被不法之徒盜用身分,建議政府設中央資料庫管理(見另稿)。

明報記者 方寧

通訊辦籲聯絡 稱正向電訊商了解

事主Ben自3年前遺失身分證並報失後,於一年半內三度被捕。Ben向本報表示,2022年向警方報失身分證,隨後在2023年12月、去年6月及今年6月被捕,原因是名下電話儲值卡牽涉非法收債行為。Ben憶述首次被捕時,警方指有不法分子淋紅油追債時,將他名下電話號碼貼於門外作「聯絡方式」,其後他被警方上門拘捕,曾於「臭格」羈留15小時;之後兩次被捕均由於警方追查有關案件時,循涉事手機號碼鎖定其身分。他稱受查時向警方強調未曾出售過身分證,亦曾報失,指警方了解後就允許他保釋。

他笑稱已習慣「被捕」,每次都會備妥以往被捕時的報案證明、筆錄和證明文件,警方確認後也會續批准他保釋,並退還保釋金。Ben昨晚再赴警署個多小時,引述警方稱搗破一宗涉盜用他人身分證非法追債的財務公司,發現以事主身分證登記的電話卡,故請他助查。

曾向電訊商申全撤號碼 未幾「重生」

Ben稱理解警方調查需要,惟每次「被捕」均令他氣憤和無奈,現時聽到拍門、手機響動都感到心慌,難以集中工作,遂打算到不同電訊商取消名下「被登記」的電話號碼。他在首次被捕後,發現涉事號碼服務商為「亞洲電訊」,對方客戶服務代表稱要到門市才能註銷,但門市職員又稱實由客服負責,他唯有「在門市致電客服,客服才肯幫我」,最後發現「亞洲電訊」有5個屬他名下的號碼。Ben提出全數註銷並獲接納。

然而Ben第二次被捕時,發現涉事號碼正屬當初電訊商承諾註銷的號碼,而且兩個原定會註銷的號碼繼續生效,對方稱有兩個號碼在註銷後重新註冊,名下更另有4個號碼。而他第三度被捕時所涉的電話號碼,也來自在「亞洲電訊」的一個新號碼。亞洲電訊現時使用電訊商「3」的網絡資源推出儲值卡。「3」回覆本報稱,得悉事件後已即時聯絡對方,事主的儲值卡服務及證件號碼已於其實名登記系統內取消及暫停接受登記服務。

Ben亦先後到不同電訊商門市逐一確認及停用名下違規電話卡,但一波三折,例如電訊商CSL客服與門市職員對可否查核名下號碼有不同說法;數碼通在處理他要求禁止以其身分證再登記儲值卡時,要求他聯絡通訊辦(見表),但通訊辦稱責在電訊商。

商經局:無備存電話卡登記資料

商經局及通訊辦接受本報查詢亦稱,在實名登記制下,用戶登記資料由電訊商收集及保管,只有執法部門可在特定情况下要求電訊商提供,政府並無備存電話卡用戶的登記資料。

數碼通則稱,如市民懷疑資料遭盜用,可在門市出示身分證明文件正本,並提供相關報案編號及口供紙,簽妥《懷疑個人資料被盜用聲明書》後,申請停止以其身分證開通的電話卡服務。

CSL表示,所有月費卡及上台月費服務用戶均須透過官方網站實名登記,或親身帶同身分證及住址證明到門市登記。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電話卡實名擬收緊 7月立會討論建議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