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炒價大上大落 熱潮退泡沫破

【明報專訊】盲卡是盲盒和「穀子」結合起來的一類變種。「穀子」是英文「goods(商品)」的普通話諧音,基本是動漫、遊戲、影視明星的周邊商品。在盲盒機制、明星效應與稀缺營銷疊加下,盲盒二級市場動輒數十倍的溢價,大大超出了產品本身的價值。而當熱潮褪去,「盲盒熱」難免淪為「盲盒泡沫」。
上海嘉世營銷諮詢本月發布的2025中國盲盒玩具市場現狀報告指出,盲盒經濟作為「Z世代」消費崛起的典型代表,已從最初的潮玩細分領域發展為千億級新消費基礎設施。2025年中國盲盒市場規模預計達580億人民幣,佔全球份額65%。盲盒玩偶各系列有普通款和小量隱藏款,刺激消費者多次購買,形成持續消費。盲盒還催生二手交易市場,稀缺款式價格飈升,進一步激發購買熱情。
盲盒成泡泡瑪特「救命索」
泡泡瑪特從15年前的一間小店,發展到市值3000多億元,其崛起離不開盲盒模式。2016年,已連續5年虧損的泡泡瑪特引入盲盒模式,2017年就扭虧為盈,2018年淨利潤過億,自此走上發展快車道。毛利率更是節節攀升到超過70%。
初代薄荷色Labubu從2023年流拍時的3萬港元估值,兩年間暴漲至108萬人民幣,溢價驚人。另邊廂,泡泡瑪特6月18日大量補貨Labubu盲盒,二級市場價格便遭遇腰斬式暴跌,黃牛從「日賺37萬」到日虧5萬。分析師警告這種狂熱存在鬱金香泡沫式風險。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央媒轟盲抽「商業陷阱」 提違法質疑 稱誘孩子非理性消費 律師倡改善立法監管 (2025-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