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熱點
夏至節氣2025|夏至宜清熱祛濕 中醫3湯水茶飲健脾養心安神【附食譜】 (10:49)

今日(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的日子,也是陽氣最盛的時候。註冊中醫師陳秋如表示,夏至天氣炎熱潮濕多雨,身體容易出現暑熱、濕氣重、食慾不振、疲勞等問題,心情亦容易煩躁;中醫角度,夏至養生會以清熱解暑、健脾祛濕、養心安神為主。陳秋如提供3款湯水或花茶食譜,有助夏至養生。
●清熱解暑湯(2-3人分量)
材料:綠豆100克、生薏米50克、冰糖少量、水2000毫升
做法:先把綠豆和生薏米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時。將泡好的材料放入煲中,加入2000毫升水煮30分鐘後,放入小量冰糖,多煮30分鐘即可。
功效:綠豆可消暑降火、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生薏米可利水滲濕,健脾止瀉,解毒散結。
注意:脾胃虛寒人士慎飲。
●健脾祛濕湯(2-3人分量)
材料:茯苓25克、山藥25克、蓮子25克、芡實25克、瘦肉200克、生姜2片、水2000毫升
做法:先將茯苓、蓮子、芡實、瘦肉及生姜放入煲中,加入2000毫升清水,中火煮30分鐘後,加入山藥小火煮30分鐘即可。
功效:茯苓可滲濕利水、健脾開胃、安神。山藥可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蓮子可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芡實可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
注意:熱性體質及消化不良人士慎飲。
●養心安神花茶(1人分量)
材料:酸棗仁8克、枸杞5克、菊花5克、水500毫升
做法:將材料浸洗乾淨,放入500毫升的清水,酸棗仁用布袋另包,與枸杞同煎煮約30分鐘,最後加入菊花焗3分鐘即可。
功效:酸棗仁可養心益肝、安神斂汗。枸杞可補益肝腎、明目。菊花可清肝明目、疏風清熱。
注意:濕氣重及脾胃虛弱人士慎飲。
(註:各人體質不同、食物過敏情況不同,倘有任何疑問,應先向註冊中醫師或家庭醫生查詢。)
夏至養生貼士:
●睡眠──生活起居宜順應自然,可適度晚睡早起。夏至晝長夜短,可稍晚睡,但不宜超過晚上11時,早起可上午6時左右,以順應陽氣升發。午睡亦是養心的方法之一,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心經當令,適合午睡,不過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5-30分鐘已有助恢復精神。
●防曬──注意防暑,避免暴曬,外出應戴帽子、使用遮陽傘。
●運動──夏至建議選擇比較溫和的運動,例如清晨或傍晚散步、耍太極、八段錦、游泳等。
●洗澡──出汗後不宜立即沖凍水涼,以免寒氣入侵。
文:葉志瀛
[中醫動講夏至]
夏至 實用資訊:
清熱消暑食譜:五汁飲、清暑益氣湯
夏至口苦濕熱 吃「苦」助瀉火【附安神清火茶食譜】
八段錦8招
八段錦|日練15分鐘 調理身心 八段錦耍走焦慮
八段錦調暢氣血 改善血管彈性
中西醫教路:勿熱焫焫沖凍水涼 宜先暖後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