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長債息飈加重華府負擔 影響民生

發佈於

【明報專訊】自《大而美法案》上月於眾議院通過後,美國長債不再受追捧,數日後的20年期國債拍賣反應欠佳,刺激20年期及3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穿5.1厘,均達近20年高位。有金融業界人士指出,法案或使政府赤字急擴,加上關稅戰增添變數,孳息率要上升來補償風險,反映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及政府還債能力信心轉弱。外媒憂慮,長債孳息率上升,將推高美國政府手頭債務利息,令龐大債務更加沉重,更可能推高按揭、汽車貸款等利率,影響民生。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綜合報道:彭博、Axios

上月美國政府公開拍賣20年期國債,意外地反應欠佳,帶動30年期國債孳息率同步升達2007年以來高位。本月12日公布、規模達220億美元的30年期國債拍賣,亦成市場焦點。

市場變數增 長債需求弱推升孳息

彭博解釋,長債通常孳息率較短債高,是因為持有債券時間較長,風險較大,故長債孳息率較高,以作補償。當一國經濟前景惡化,促使央行降息以刺激經濟,從而令更多投資者轉投債券,債息亦因此下跌。彭博指出,近期長債孳息率反而上升,部分原因是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通脹亦較預期頑固,許多經濟師認為投資者着眼於政府是否有能力償還眾多債務,尤其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外加關稅、對內推減稅;市場變數增多,30年期國債需求疲弱,其孳息率亦因此上升。

WisdomTree固定收益策略部主管Kevin Flanagan認為,20年期國債拍賣結果出爐後,30年期國債孳息率自然上升。

芝商所金融研究與產品開發執行董事Eric Leininger撰文指出,自《大而美法案》於眾議院通過後,3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穿5厘,芝商所料該法案將使未來10年赤字擴大3.8萬億美元。他認為,孳息率上升是因為貿易關稅令美國經濟變數增加,隨着美國政府赤字龐大,加上消費者借貸成本上升的潛在影響,市場波動有可能加劇。

上月中穆迪亦將美國信用評級由「Aaa」降至「Aa1」,並表示美國政府債台高築,赤字急擴,憂慮將有損美國身為全球資金目的地的地位,並將推高借貸成本。鑑於相關風險,債券投資管理公司如DoubleLine Capital、 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等都傾向持有10年期或以下債券,減少持有長債,其中Double Line聯席創辦人Jeffrey Gundlach指出,現在大家意識到長債並非合適的避險資產,「我們正經歷巨大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資金不再流入美國,黃金頓成避險資產。」

摩通CEO:美財政管理屬「災難級」

摩根大通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上月底在論壇上亦警告,美聯儲在開支及量化寬鬆做得遠遠太過火後,債市將有裂痕出現,「我不知道會在6個月或6年內有危機出現,我希望我們可以改變債務方向,以及莊家創造市場的能力」。他警告:「不幸地,可能我們需要那個(危機)來喚醒我們。」他又批評,美國的財政管理是「災難級(disastrous)」,並形容其稅務及開支政策「全不現實」。

彭博分析,當長債孳息率急升,將波及按揭息率及其他借貸方式,影響供樓、汽車貸款、信用卡利率等,若長債孳息率持續高企,更會逐步影響美國政府借貸成本。美國新聞網站Axios文章指出,若債券投資者對長遠利率走勢看法正確,未來數十年間借貸成本將上升,更多放貸活動亦會被政府排擠在外。此外,若長債利率高企,亦會令美國政府現有債務的償還成本劇增,進而收緊政府其他開支,如國防、社會安全網等。

借貸成本升 將波及按揭等

至兩周前拍賣的30年期國債孳息率為4.84厘,較當時市場上孳息率約4.9厘水平為低。彭博稱,數字反映市場仍對該批國債需求強勁。Brandywine全球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Jack McIntyre指出,市場初步反應顯示拍賣結果穩健,可謂鬆一口氣,相信通脹及失業救濟數據有份令30年期國債拍賣結果不太差,「最終經濟數據將證實(30年期國債孳息率)頂部是5厘」。

法巴美國利率策略主管Guneet Dhingra認為,30年期國債孳息率以目前水平值得考慮,因已反映正在惡化的財政前景,債價或因良好拍賣結果或未來赤字憂慮緩和而反彈。

資本集團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David Hoag表示,他們正密切留意國債拍賣數據,以便偵測資金是否離開美國。他解釋,國債孳息率上升其中一個原理,是海外投資者開始離開市場,也可能象徵停止或放緩購買資產的步伐。

[企業地球村]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參議員籲儲局停向銀行儲備餘額付利息 (202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