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氣候藍圖進度冊 可再生電垃圾徵費未再提

發佈於

【明報專訊】政府2021年10月推出《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下稱《藍圖》),定下推展「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願景,但本月發放的《藍圖》策略與進展小冊子,垃圾徵費及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同告消失。

《藍圖》訂明香港2035年日常不再用成本最低的煤發電,會持續提高零碳能源發電比例,惟觀乎現有資料,零碳電力主要靠輸入,去年全港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只有約5億度,包括上網電價、污泥焚化爐(T.PARK)及兩期廚餘處理廠(O.PARK1及O.PARK2),佔整體發電約1%;小冊子未有預測2035年本港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翻查2021年《藍圖》,當時預料本港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約7.5%至10%,之後再提升至15%。

《藍圖》策略與進展小冊子交代了各項減碳策略的落實情况,包括2023年本港人均碳排放量4.58公噸,較2014年減少近三成,香港人均排放量亦低於紐約(6.43公噸)及新加坡(10.39公噸)。

料2027有3000電動的士700電動小巴

除了電力部分,其他減碳策略包括節能及減廢等,預料到2035年,商業及住宅樓宇用電量較2015年分別減少最多20%及15%;減廢回收部分,料於2035年或之前實現「零廢堆填」目標,但小冊子內已不見「都市固體廢物收費」。

進度報告指出,2023年運輸佔碳排放總量約18%,政府會繼續推動新能源交通工具等措施,長遠達至2050年前運輸界別零碳排放目標,包括2035年前停止新登記燃油及混合動力私家車、推動氫能能源運輸發展等。報告指出,今年內會公布推動其他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及商用車的路線圖,到2027年底前會有3000輛電動的士及700部電動小巴投入服務。

(城市保育)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北都帶動 中電5年後用電量料增9% 連減排要求 年需多輸15億度核電等「零碳電」 (2025-06-22)

話你知:《藍圖》目標2035碳排減半 (202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