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本地動畫重登安錫影展 導演:港無法被取代 繼22年前麥兜後再上殿堂 獲美企購發行權

【明報專訊】從集資到製作6年,透過女主角與投胎小鬼訴說無常與放下的香港動畫電影《世外》今年面世,獲知名發行商GKIDS購入北美發行權成為香港首例,更走到動畫人的夢想地「安錫國際動畫影展」。「不知多久沒在安錫聽到廣東話,很開心可以做到。」身在法國安錫的導演吳啟忠(Tommy)接受本報越洋訪問,細訴百人團隊製作過程,形容成績出乎意料。《世外》令世界記起「香港動畫」,Tommy認為,香港動畫雖不多產,卻如獨特存在,「在這裏(香港)創作會有自己的想法,別人無法取替」。
明報記者 廖俊升
「獲通知那天,我立即到樓下買啤酒衝上樓跟同事飲,買很多零食,很亢奮,太美好了。我們讀動畫的,讀書時已聽過安錫,世界最頂尖的動畫影展,如入到一次是好叻的事。」今年6月,34歲的Tommy夢想成真,《世外》闖入獲譽「動畫奧斯卡」的安錫國際動畫影展的非競賽單元「午夜特別場」,在法國首映。受訪當日首映已過去數天,他仍難掩興奮,「我們很自豪這條片大部分是香港團隊,講的對白是廣東話。不知多久沒在安錫聽到廣東話,很開心可以做到」。
覓多國投資 短片花6年「拉長」
由集資到製作,團隊花上6年,將14分鐘短片重構成111分鐘電影。短片講述主角小妹在「世外」空間遇見「小鬼」,他們在同行路上學習放下、走向輪迴,探討世事無常。繪本風格與故事獲好評,奪ifva比賽動畫組金獎等殊榮。
團隊瞄準大舞台,花3年尋找投資者,以獨特故事設定獲國際投資者青睞,包括獲香港電影發展基金批出560萬元支持,「有香港、菲律賓、沙特阿拉伯、中國、日本、台灣,頗為國際性」。菲律賓電影局更提供人才,「用我們國家的talent,我們就補助你」,萬事俱備下2022年正式開拍。
過百人製作監控繁 「燒腦」至最後
電影成本約300萬至500萬美元(約2340萬至3900萬港元),團隊成員過百,多做廣告和短片的Tommy認為製作比想像中複雜。「牽涉的人力我會形容是『萬馬齊驅』。過百人同時做一件事,品質監控、畫面統一要花很多時間,前期設定或後期監控都要更精細。」電影有多幕激烈動作場面,要畫得細膩,「畫的時候,我們會先拍片,或望着鏡做一次動作來參考,有時演出來才會看到細緻的動作」。
他記得,出片前還繃緊地找錯處,「腦好像着火,很緊張,因為錯就大鑊,不能裝作不見,要馬上修正」。按下輸出鍵還未能放鬆,要馬不停蹄宣傳。團隊的努力終被看見,這套「香港製造」登上夢寐以求的安錫影展。
意馬清盤 港動畫衰落轉捩點
2003年「港豬」《麥兜》在安錫創佳績,成香港動畫標誌,22年後再有香港動畫登上安錫舞台,這些年香港動畫發展如何?Tommy說,常有香港短片揚威海外,長片則寥寥可數,近年不少電影在籌備時胎死腹中。「香港對長片信心不多,投資者未必看到我們能做什麼,而即使做到,票房也慘淡。」他想起,千禧年代本地動畫製作公司意馬,投資逾億元製作《阿童木》未能回本,最終清盤收場,「這是香港動畫的關鍵時刻,沒人再相信動畫電影」,後來偶有出品票房亦淡薄。
稱多港人游走各地 精神已外滲
擁宮崎駿電影《蒼鷺與少年》發行權的美國發行商GKIDS於6月宣布購入《世外》北美發行權,成香港首例。國際再記起香港動畫,Tommy覺得,香港動畫雖無持續產出,難像日本「Anime」和美國「Cartoon」般被定義,但這裏成長的人早已流水般游走世界,「我們有好多『針』在外面」。他解釋,不少港人一直在外地參與動畫製作,「令我明白到所謂『香港動畫』,未必需要在香港環境、香港地方,但香港的精神、文化已滲在世界各地」。
Tommy說,香港動畫仍漫漫長路,但有豐富的土壤,如教育、人才與文化匯聚和宗教自由的背景,充滿可能。「香港不是一個框框,在這裏創作會有自己的想法,別人無法取替。」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感憤懣充斥 探究無常與放下 (2025-06-22)
話你知:GKIDS雲集吉卜力作品 母公司東寶 (2025-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