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抑鬱過來人巧手記康復路 暗黑時裝直面暗黑歲月

發佈於

【明報專訊】10件以黑白為主色的時裝系列,出自瑪麗醫院精神科日間醫院「卓越之友」會員美玲之手。設計靈感來自美玲患上嚴重抑鬱及焦慮症時的情緒,分為「患病初期」、「社會壓力」、「治療期間」及「復元」4階段,她期望以時裝回顧精神病復元之路,勉勵同路人。

實習記者 鍾浩程

美玲於2017年因工作壓力大,出現手震、失眠、心跳加速等症狀,確診患上嚴重抑鬱及焦慮症。醫生當時勸美玲辭職,專心休養,但她擔心失業,患病首年維持一邊工作、一邊服藥的生活。

工作壓力大爆煲 曾隱蔽兩年

然而,美玲的病情未有好轉,其後辭去文職工作,留在家中養病。在家休養的兩年間,除了覆診,她基本上終日待在房間,不願外出。後來經醫生轉介,她來到以會所模式運作的瑪麗醫院精神科日間醫院「卓越之友」。

美玲自小喜歡時裝,患病初期只是將靈感畫下來,直至加入「卓越之友」後才開始動手製作。製作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她說想過放棄,全因時裝由其負面情緒轉化而成,看到設計圖讓她勾起不開心的記憶,幸好得到職員及會員的安慰與扶持,使她平復心情,才能慢慢將整個系列製作出來。

難言感受化作品 同路人共鳴

美玲說,作品曾在會所26周年展出,當時有會員告訴她其作品把自己難言的感受反映出來,從中找到了共鳴,讓美玲明白原來自己能夠啟發他人。她形容時裝給予自己「去了另一個空間」的感覺,亦使她不再害怕面對過去的情緒。

介紹作品期間,美玲總是面露笑容。她說自己最有感受的作品,是其首件作品《漩渦》——黑色緊身衣象徵患病時被負面情緒緊貼着,外邊纏繞的布料代表思想如漩渦般無止境地上升。

系列壓軸作品《復元》一改黑色風格,轉用白色布料。美玲說《復元》是短袖設計,布料少,象徵找回自信,整個系列反映其治療的心路歷程。美玲加入「卓越之友」後病情好轉,如今有穩定的文職兼職。她笑言慶幸經歷了這個病,讓她重新認識自己,雖然沒有過去的名利,卻活得較以往充實快樂。

「卓越之友」助重建生活規律

「卓越之友」主管兼瑪麗醫院資深職業治療師梁思瑤表示,「卓越之友」有逾670名會員,約140名活躍會員當中,60%患思覺失調、17%患抑鬱症、10%患躁鬱症等,會員透過參與會所日常會務,建立日常規律,達至社交康復,而建立生活規律對復元甚為重要。會所也會安排會員到合作機構工作,並由職業治療師跟進,目前全數活躍會員皆有不同程度的就業。

瑪麗醫院精神科副部門主管及顧問醫生徐慕菁補充,對精神病的負面標籤會使患者持續被社會邊緣化,窒礙患者融入社會,大眾應減少不必要猜測,正確認識精神病。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