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編者話:在地視角

發佈於

【明報專訊】以伊衝突未見緩和,火光劃破黑夜的圖片又再連番在新聞出現,遠程飛彈的落點粉碎了什麼,身在遠方的我們都不敢想像;早已滿目瘡痍的加沙,繼續傷亡飢餓和血光頻傳,沒完沒了的不知要到何年月。莫哲暐沒有放棄思考和平,月前他提議越洋訪問耶路撒冷宗主教Cardinal Pierbattista Pizzaballa,談以巴現况及對衝突與和平的看法。訪問原訂於復活節後,卻因教宗方濟各辭世而延擱,終在上周二完成,透過樞機我們得到一個在地的視角,去年聖誕,他曾訪加沙。

一夜生變的伊朗和當地人民,有幾多像部分網民那樣,期待着由以色列的炮火帶來政權轉移?林康琪由伊朗電影說起,「伊朗電影之所以好看,那是因為鏡頭總是聚焦眾生,沒有簡化的正邪臉譜,只有活生生的人」,今期「無名周記」聚焦大戰略下的眾生,最後還說到將來如果要把今天拍成電影,有兩幕必不可少。

縱然難以企及,還是祈願和平。白雙全帶頭召集幾名藝術家,一起用最短的時間想像和打造和平。有人說藝術可以淨化心靈,有人說自己識條鐵,今周起SW加入葉曉燕主理的新版「A to Z藝術字典」,她說是送給香港人的藝術入門課。

(本網刊出的文章及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黎佩芬

編輯˙王翠麗

IG@sundaymingpao

[email protected]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