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盧文端:談談夏寶龍國安法5周年講話三大要點

發佈於

【明報文章】《港區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於前天隆重舉行,李家超特首和中央駐港機構負責人出席並致辭;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更是親臨論壇發表主旨講話,足見其重要。夏主任的講話,以習近平主席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治港方略為指引,不僅以「五個必須」深刻總結國安法實施的成功經驗,而且就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推進香港由治及興,提出4點希望,傳達了中央對香港發展以至國際形勢最新看法的重要信息,對香港未來發展具重要指導意義。

國安法是香港繁榮穩定守護神

這些年來,夏主任主持港澳辦工作,直接統籌指導落實港區國安法的事務,他關於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歷程的總結,自然更貼近香港現實、更具針對性。有權威人士建議筆者對夏主任的講話做些呼應解讀。夏主任講話有6000多字,內容極其豐富。本人只是就其中三大要點,談談自己看法。

第一,5年來實踐證明國安法是捍衛一國兩制、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守護神。夏主任講話開宗明義引用習主席的話強調:「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維護國安是一國兩制應有之義,國安才能港安,國安才能家安。國安法實施5年的最突出成果和經驗,就是堅持和完善了一國兩制制度體系、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與特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統一,有利於維護特區憲制秩序。

其一,中央在「港獨」猖獗、「黑暴」肆虐、「攬炒」橫行的危急關頭,審時度勢、果斷出手,公布實施港區國安法,「一法安香江」,帶來一系列全局性、變革性、根本性的影響。之後,香港歷史性地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與國安法有機銜接,維護國安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不斷完善,共同構築起特區維護國安的堅實屏障。

其二,國安法保障下,實現了香港選制和區議會制度的系統性重塑,確保特區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這才有了「愛國者治港」新氣象,才有了香港今天朗朗乾坤的良好局面。

維護國安 是為了香港更好發展

第二,必須做到維護安全與推動發展都堅定不移,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護航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習主席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維護安全和推動發展都要堅定不移」。因此夏主任強調:「維護國家安全是為了香港更好的發展,讓香港市民過上更好的日子,讓外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好保護。」顯然,「發展」正是夏主任今次講話一大重點。《明報》為此專門做了統計,夏主任講話提及「發展」最少38次,較他兩個月前的國安教育日致辭為多。

事實上夏主任今次訪港行程是以經濟為主,其講話主旨也包括以高水平安全護航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講話內文有大量經貿金融內容,並引述美英商界對香港經濟前景的正面看法等。由此不難理解夏主任為何呼籲香港各界,要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安定祥和局面,集中精力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不斷塑造香港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打擊極少數 保護廣大居民

第三,國安法打擊的是極少數反中亂港分子,保護的是絕大多數香港居民的合法權利自由,必須把維護國安貫穿一國兩制實踐的全過程。

毋庸諱言,香港確實存在「泛國安化」、國安法損害人權自由、「有國安法就沒有一國兩制」等之類言論。有鑑於此,夏主任講話中特別強調兩點:

其一,國安法打擊的僅僅是極少數嚴重危害國安的犯罪分子,保護的是全體香港居民人權和自由,包括在港之外國友人的人權和自由。這是香港維護國安的重要經驗,必須長期堅持。

其二,現在香港實現由亂到治了,但絕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香港現在已萬事大吉,不需再維護國家安全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最高原則,將伴隨一國兩制實踐的全過程。可見那種所謂「廢止國安法」的言論,只不過是一種絕無可能成為現實的幻想。

作者是第十屆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港澳台僑和平發展總會會長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盧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