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股權易高度集中 大戶或操弄股價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有業界人士拆解,熱爆小型新股因機構投資者認購意欲不大,有心人利用上市規則漏洞,控制國際配售部分至認購不足,以減少回撥分配至公開發售,容易達至「貨源歸邊」效果。近日3家未有回撥熱爆新股分配結果顯示,高達八成或以上發行新股分配予首25個投資者、連同大股東持股已佔發行股本96%至98%,比例較證監會公開點名股東高度集中的股份更高。有市場人士就指出,即使上市規則以保障投資者之名設定相關規定,卻未必能兼顧公平有序市場考慮,企業融資界就建議,證監會應加強力度把關以防出現新股股權過度集中。

融資界倡證監加強把關

根據現時規則,當國際配售認購不足時,不可啟動回撥機制,公開發售部分最高股份數目,為初訂分配至公開發售部分股數的兩倍,或總發售股份的30%(以較低者為準);同時,需以下限定價。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近期多了新股,即使公開發售部分反應熱烈,但因國際配售部分認購不足,發行人採取分配上限機制,公開發售份額最多只佔20%,而非正常(啟動回撥機制後)的30%至50%,結果造成供求嚴重失衡,貨源集中到大戶手上,股價容易挾高或波動。事實上,這類股份無論上市首日或暗盤升幅頗大。他認為,有關操作對公開發售部分的投資者不公平。

根據公司配發結果,藥捷安康(2617)、新琪安(2573)、容大(9881)首25名承配人佔國際配售比例,分別高達99.37%、99.51%及99.3%(見表3);佔全球發售比例,分別達79.49%、83.88%及86.19%。

證監:持續監控異常交易

有從事企業融資人士指出,保薦人行內一般都希望做回撥,因很多新股都有基石投資者,設禁售期,不會擔心因分貨予大量散戶而令股價難以維持 。散戶近日因新股市場氣氛熾熱而參與新股,不過,新股市場現時找尋機構投資者仍不容易,故或出現散戶與機構投資者需求有落差的情况。他指相關規則本身沒大問題,反而關注新股股權集中度過高,認為證監會應加強力度把關以防新股股權高度集中。證監會發言人不評論個別事件,只表示透過持續的市場監控來識別和調查異常交易模式。如發現市場操縱行為,將採取適當行動。

[新股]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IPO怪現象 藥捷超購3400倍沒回撥 國際配售不足額禁回撥 首日掛牌狂飈78% (2025-06-24)

藍思科技通過上市聆訊 A股市值千億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