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娛樂

《拼命三郎》兩日收36萬 導演出帖籲支持 譚耀文危機變轉機 林家熙嘆生不逢時

發佈於

【明報專訊】陳大利執導,譚耀文(阿譚)、林家熙(Locker)、應智越(細貓)及鄭浩南主演電影《拼命三郎》,上映兩日(截至22日)累計收約36萬元,票房告急,導演連日來在社交平台出帖發功,呼籲市民購票入場支持本土電影。阿譚亦不停謝票,眼見觀眾讚他演出精彩,在台上唱電影主題曲時不禁感觸落淚,眾人各自為電影出力,力抗電影寒冬期。

記者︰柯美

攝影︰劉永銳

阿譚與Locker在《拼命三郎》飾演父子,在新冠疫情期間逆流而上,為理想而戰;現實亦然,兩人承認演藝事業顛簸,Locker曾想過放棄,因演出機會少,未能養活父母,打算去趟working holiday另覓出路。阿譚踏入50歲後出現中年危機,後生角色做不到,老角又未輪到他,但沒想過放棄,明白放下執著就會有轉機。

阿譚約「兒子」見面建立默契

阿譚和Locker首次合作,為了建立默契,事前多次相約見面互相了解,他們笑言為了投入角色,見面時也甚少交談。阿譚表示今次是從影以來首次在開拍前相約對手見面溝通,因電影講述在疫情反覆的日子中,兩代拼命逆流而上,也涉及父子情,基本上要拍住上,戲分同樣重要,「我們除了談電影,還分享電影以外的東西,例如音樂喜好,Locker亦談到網台如何營運及透過社交平台增加知名度,令我眼界大開」。

對於電影上映遇上影業寒冬,戲院相繼結業,觀眾入場意欲下降,影響票房成績。阿譚認為憂慮也是徒然,唯有努力去謝票宣傳。

能駕馭爸爸角色 努力無白費

兩人戲中都是「拼命三郎」,為理想而戰。現實生活中,他們亦為事業拼到盡,不過現年56歲的阿譚,回想「入伍」初期遇上瓶頸位,「後生角色做不到,老角又未到輪我,跟戲中飾演的石三朗有點吻合,同樣出現中年危機,但我沒像角色那麼執著過去,我絕對放得低,不會沉醉過去,只是要時間適應,幸好兩年時間就調節好,此時剛巧遇上《拼》片,原來我都可以駕馭爸爸角色,很開心獲好評,證明多年努力沒白費」。

Locker於2016年憑《點五步》入行,覺得成績不似預期,低潮時也想過放棄,直至遇上《拼命三郎》才擔正演出,「這10年高高低低,入行初期好想嘗試不同戲種和角色,希望被看見,但跟想像有落差,演藝路行得麻麻哋,未有太多表演機會,入行時又跟家人承諾,在限期內照顧到自己之餘,亦要畀到家用。正當想暫別娛樂圈,計劃去working holiday思索自己前路時,有人搵我拍網片,浮誇演出吸引到導演,令我重拾拍電影的機會,覺得自己有用,做到自己喜歡的演員工作,又可以搵到食」。

Locker發掘興趣「不讓自己頹廢」

Locker稱喜歡演戲,覺得生不逢時,遇上影業寒冬期,機會的確減少,但明白到很多事情都是天注定,唯有另覓其他表演,「這幾年很幸運,有機會演出舞台劇並獲賞識,今年再參與舞台劇,最重要有得做。等待機會時就發掘其他興趣,所以我和陳家樂等人組成足球隊,雖然是業餘性質,但每星期接受教練訓練,會報名參加比賽,不讓自己頹廢變得負面」。

導演︰以電影送上能量bar

導演陳大利因票房告急,在社交平台撰文,表示《拼命三郎》由劇本、揀演員及拍攝等都屬於他能控制的部分,該片是他個人的「本土電影社會實驗」,內容是各方面愈來愈兩極化的世界,鼓勵修補決裂的關係;在疫情通關後大環境反而更難的香港,以這電影為大家送上一條能量bar,「我相信在『善』的操守下,只要大家做好各自崗位,大環境會一步步地好起來。這種老套得可能令人起雞皮,甚至常被詬病為說教的真心膠發牢騷,都是我這次formula的重要元素」。陳大利感慨票房非他控制範圍以內,所以希望透過帖文,令更多人購票入場看《拼命三郎》,亦歡迎喜愛該片觀眾替他呼籲更多市民入場支持。

■更多娛樂猛料 ﹕ol.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