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親子筆陣.蒲公英教室:海女故事與教育反思

發佈於

【明報專訊】現在,許多學校都會舉辦交流團,讓學生認識不同國家的文化及互相交流學習。這些活動不但讓學生視野大開,也促使筆者不斷思考如何在教育方針上精益求精。

近日筆者與其他學校的校長到濟州交流,印象最深刻便是當地海女從業者的分享環節。在我未到濟州之前,對「海女」這個詞語非常陌生,只在近期一部非常熱門的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略略耳聞過。

冒生命危險 徒手潛水捕撈海鮮

海女在韓國的濟州島非常著名,她們為了生活,冒着生命危險到海裏工作,在海邊從事潛水捕撈,以徒手潛水的方式捕撈海鮮,如海膽、貝類和魚類。海女的工作不僅需要高超的潛水技巧,還需要勇氣和堅韌的精神。

海女的工作充滿挑戰,經常面對惡劣的天氣,有時在暴風雨中出海,甚至可能遭遇危險的浪潮。在沒有現代潛水裝備的情况下,海女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潛入深海,缺氧和寒冷成為她們面對的常態,這使得她們在潛水過程中隨時可能遭遇危險,甚至面臨生命危險。

在與當地海女的對話和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她們的熱情與堅持。她們分享了自己潛水的技巧和捕撈的故事,還談及現今的挑戰。雖然生活艱辛,但其對海洋的敬畏與愛護,讓我對這項職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在2016年,海女的潛水捕撈技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標誌着這一獨特職業的文化價值得到全球認可。

無論前路如何艱辛 都要勇往直前

這些海女的故事讓我反思到教育孩子的重要。無論前路如何艱辛,我們都應該勇往直前,為香港的小朋友留下一盞又一盞的明燈。我非常記得海女很嚴肅和堅定地提過:「雖然我已無法改變自己作為海女的命運與事實,但我並不想我的女兒步我後塵成為海女。或許別人會覺得從事這樣特別的行業是一種榮幸,然而,於我而言這只不過是當初一個迫不得已的決定,試問又有誰真的願意選擇這樣危險又艱苦的工作?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麼一切的努力就值得了。」在教育上也一樣,我們這一代已經迫於無奈地接受了多年的填鴨式教育,我希望能夠善用學校資源讓香港學生有更多活動教學,讓學習變得更愉快和有趣。而家長亦可以利用家庭資源讓孩子有更多選擇自己課外活動的機會,令他們在沉重的學習壓力之下仍能有探索興趣和紓壓的權利,同時更能避免因太大學習壓力而發生的悲劇。我們必須齊心拹力提供支持和指導,讓孩子最後能隨心所欲地作出選擇。

海女的故事啟示我們要時刻思考下一代的未來,不要故步自封,永遠一成不變,維持現狀。我們應考慮孩子隨着時代而不斷在變的需要,及時將教育政策推陳出新,讓他們自由地翱翔,擁抱更好的未來!

文:黃偉立(獅子會何德心小學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59期]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小學雞媽媽:母語傳承 (2025-06-24)

半職爸爸:「不合時宜」已經「不合時宜」? (2025-06-24)

婆媽內心小劇場:畢業了!媽媽未ready呀! (2025-06-24)

同理心學堂:引導孩子處理朋輩衝突 (2025-06-24)

感講你知:成長型思維面對考試結果 (2025-06-24)

荷事荷地:書包、荷蘭國旗掛門口? (2025-06-24)

教大GPS.新手教師加油站:壓力管理技巧 (2025-06-24)

故事拼盤:從輪椅媽媽繪本 到倡議社會共融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