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大亞灣石化排污口南移 距港24公里 將年排3300萬噸 環署料到港前「稀釋千倍」無影響

【明報專訊】廣東惠州為保護近岸水質,決定將啟用8年的石化區深海排污管駁長,遠離灣口。官方文件顯示,新排污口向西南延伸8.5公里進一步接近本港水域,距離不足24公里,項目已完成「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目前正進行地質勘探作業,預計完工後,2027年起滿足每年逾3300萬噸排污需求。有地理學者稱基於季風洋流影響,排污長遠對香港有影響。本港環保署回覆本報稱,有關「排放水」流到香港水域會稀釋超過1000倍,料該延長段項目不會影響香港水質,該署沒有要求廣東或惠州當局通報。
惠州海事局上月發布大亞灣石化區第二條污水排海管線(深海排污管)延長段項目地質初步勘探作業施工通告,施工時間是5月15日至6月30日。根據5個施工水域經緯度坐標,顯示該條8.5公里延長段向西南外海延伸。
延長8.5公里 月底完成地質勘探
現使用中的深海排污管長37.55公里,於2017年7月全面投用,排放經處理石化污水(污染物含有機物、總氮、總磷、石油類、酚等)。中央近年嚴厲監管沿海生態保護,惠州去年決定投入3億元人民幣,建設深海排污管延長段項目。
去年11月,大亞灣經開區官網公示延長段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4天,內容提到深海排污管在2024年的排放水量約為每天33,600立方米(逾13個標準泳池水量);隨着石化區內「重大項目」建設(見另稿),污水排海需求擴大,預計至2027年底將達每天91,488立方米(近37個標準泳池水量)。
公示稱,為減少污水排放對大亞灣水產資源省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及廣東省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海龜保護區)的影響,要將排污口外移至自然保護區及海龜保護區外圍保護帶之外。廣東自然資源廳文件顯示,大亞灣自然保護區近986平方公里,而海龜保護區外圍保護帶在東北面。因此,深海排污管只能向西南延伸。
廣東一資深地理教師表示,由於洋流及季風影響,20幾公里外的污水完全可以流至香港水域,特別是冬季時,洋流一路往西南流,需要長年監測污染物濃度。他特別提到,此前一項研究發現,珠江的重金屬物質可以向西一直漂流,遠至瓊州海峽的海底沉積物都能檢測到。
本報嘗試聯繫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以及負責排污管建設和運營的惠州大亞灣石化工業區環保發展有限公司人員,暫未能獲得回應。
環署:工程未啟動 沒要廣東通報
香港特區政府環保署回覆查詢指,經大亞灣石化區綜合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排放水會經由深海管道及擴散器排放,在初始稀釋區將達到約100倍的稀釋,當排放水隨水流流向香港水域時會與海水混合並進一步稀釋約10至50倍,相當於流到香港水域會大大稀釋超過1000倍。因此,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排放水不會對香港水域的水質構成影響。至於延長段項目,環保署稱「據了解現時相關建造工程仍未啟動」。由於預期該項目不會對香港水質構成影響,環保署並沒有向廣東或惠州政府相關部門要求通報。
明報記者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官方研究:重金屬污染灣外轉移 需加大監管續關注 (2025-06-24)
話你知:成立逾30年 2017年污水始排外海 (2025-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