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伊朗駐港總領事館(公共外交組):和平不可能建立在侵略之上

【明報文章】(編者按:此文由伊朗駐港總領事館於6月23日發出,原文為英文,由本報翻譯成中文,原文可參閱「明報新聞網」觀點頁面;標題為本報編輯所擬,文內分題為本報編輯所加)
6月21日(周六)凌晨,美國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主權犯下了嚴重的侵略行為(grave act of aggression),針對其受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護的核設施。這一行為,構成對《聯合國憲章》第二條第四款的公然違反,並且違反了保護和平核裝置的《日內瓦公約》及其1977年第一附加議定書。
美襲伊朗核設施 公然漠視國際法
此等違反行為,是與以色列政權協調實行的——後者並非《核不擴散條約》(NPT)締約方,卻維持着未申報、未受監護(undeclared and unsafeguarded)的核武庫。美國——人類歷史裏唯一用過核武器的國家——如今卻與《條約》框架之外的擁核國家合作,針對《條約》的非核締約方(non-nuclear NPT party),由此加劇違反國際人道法、削弱全球核不擴散體制的基礎規範(foundational norms)。
美國總統未能就是次侵犯伊朗主權提出任何法律理據,遑論其合理性。美國發動這次攻擊,正式宣布自己是戰爭的發起者(instigator of war)。如此明目張膽的侵略(brazen aggression),直接將美國定位為侵略者。作為回應,伊朗已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聲明其固有的自衛權(inherent right to self-defense),致力於保衛其主權和人民。
此次襲擊不僅構成嚴重的局勢升級,更是直接攻擊國際法律秩序和核不擴散體制之健全性(integrity)。這遠遠不是個別的違反事例,而是反映了公然漠視《聯合國憲章》和國際人道法基本原則的持續不合法行為模式(a sustained pattern of unlawful conduct)。此等有系統的、蓄意性質的侵犯行徑,證明西方列強事實上已經拋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體系,取而代之的信條是單邊武力、戰略性的不受懲罰(strategic impunity),及為追求地緣政治目標而把無法無天之行為正常化(normalization of lawlessness)。
西方政治論述 自私自利操弄語言
在不合法的侵略行徑之後,特朗普宣稱「現在是實現和平之時」。這句陳述,體現了西方政治論述中對語言的自私自利操弄(cynical manipulation of language),將不合法用武重塑為「和平的姿態」(a gesture of peace)。相似地,德國總理最近承認「我們將骯髒工作(dirty work)委託了給以色列」,暴露出西方把受到國際譴責的作為,戰略性地外包(strategic outsourcing)給其在西亞的殖民代理人(colonial proxy)。
當空中轟炸、法外殺人(extrajudicial killings)、摧毁民用基建、戰爭行為被委婉地標籤為「骯髒工作」並且不受譴責,而是透過猶太復國主義實體付諸實行(operationalized through the Zionist entity),西方對國際法律秩序之系統性漠視,就變得無可否認。
正正是這種言辭,用來辯解(justify)在伊拉克、阿富汗、也門、黎巴嫩和其他地區的戰爭;留下的卻只有動盪、不安全和流血。於巴勒斯坦的種族滅絕(genocide),仍然是人類歷史及以色列之西方縱容者(enablers)裏,猶太復國主義野蠻行為(barbarity)的其中一個最黑暗事例。
稱「力量帶來和平」 令世界陷無休止衝突
和平不可能建立在侵略、種族滅絕,以及對主權國家的攻擊之上。如果這是可以的話,過去幾十年裏,我們就已經見到在阿富汗、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敘利亞、利比亞、也門的和平了。內塔尼亞胡(編者按:以色列總理)最近的口號——「力量帶來和平(power brings peace)」,與西方領袖已延續多年的欺騙是一樣的,令世界陷入無休止衝突,並且繼續於戰火裏燃燒。
這些敘述和行動,將在政治、法律、經濟和安全方面產生深遠的戰略反響——不單止在西亞,而是遍及全球。必須在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動員各國政府、知識分子、公民社會及尋求和平的機構,譴責軍事侵略和破壞穩定的行徑,並確保所有違反國際法的人負上應有責任。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伊朗駐港總領事館(公共外交組)]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Public Diplomacy Section, 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Hong Kong & Macao:Press Statement on 23 June 2025 (2025-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