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恒生:資金湧港破紀錄 助改善消費者信心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香港零售業低迷,恒生銀行發表報告,指私人消費連縮4季度,為2020年以來最長。現時私人消費減少與典型經濟衰退不同,並非因收入下跌,而是主要反映資產價格下跌和經濟不確定性,導致消費者信心疲弱。不過該行認為現時亦有積極因素,在今年餘下時間支持消費,過去一年流入香港資金明顯增加,累計流入淨資金自2024初的3660億美元(2.64萬億港元),升至今年5月的5060億美元(3.97萬億港元),推動對港元資產需求,或帶動正面財富效應,改善消費者信心。

淨流入香港資金在2024年扭轉2021年以來下滑趨勢,恒生稱去年第四季時已重新升穿2021年高位,去年以來淨流入資金創下2000年以來有紀錄新高。報告指出,資金流入代表對港元資產有更強勁需求,通常與資產市場表現關係密切,認為這或是港股今年比較其他主要股市表現優異的關鍵原因,地產市場或可受惠於資金流入,今年樓價跌幅放緩並趨穩。

助降本地利率 支撐整體經濟

另一方面,恒生稱資金流入也有助降低本地利率,雖然未能確定港美息差能否維持,但隨着聯儲局今年繼續減息,本地利率應會維持下降趨勢,低利率將再次支撐消費者信心和整體經濟。昨日港元拆息在半年結前繼續明顯回升,1個月拆息昨報0.90964厘,上升16.25點子(1厘等於100點子),見1個月高位。

恒生維持今年香港經濟增長2.5%的預測。恒生指出,香港4月對內地和東盟出口分別按年上升23%和25%,完全抵消對美出口放緩影響。

至於今年餘下時間,恒生指香港出口能否保持強勁有相當不確定因素,例如美國已就經東盟轉口,作為規避美國貿易壁壘的潛在途徑發出警告,其他經濟體是否有能力消化內地原來輸美的新增商品供應存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