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門檻未達 的士隊如期下月啟航 運署:早日營運助發展 議員業界看淡前景

【明報專訊】5支的士車隊原定須有申請規模六成的士可服務才獲正式發牌,早前屢傳因請司機難或須降門檻,運輸署長李頌恩昨公布下月陸續向5支車隊發牌,料月底約1000輛車隊的士提供服務;惟5支車隊原共須提供3500輛,六成門檻即需2100輛,現只到一半。被問到現預告下月發牌是否代表已降低甚至取消門檻,李昨無正面回應,稱要「貼近現實」考慮,當局認為應讓車隊早日正式營運,相信車隊落地後有助發展及擴大規模。據悉,政府最快或下月交代網約車規管,有議員及業界均看淡車隊前景,擔心一旦開放網約車,車隊請人更難,寄望車隊做好口碑才能生存。
千輛只門檻一半 署長:信口碑吸司機
李頌恩稱,5支車隊近日投入試運,累計提供12萬車程,市民反應正面,故當局期望車隊「早一日得一日」營運,形容對的士行業發展好、受市民歡迎的措施不應太遲疑;又相信透過乘客口碑、司機感到得益,日後可吸引更多司機加盟車隊。李強調當局無放寬其他牌照門檻要求,即車輛規格、裝置系統、服務質素、車隊管理、司機培訓等,目前車隊購置車輛上大部分已達六成水平,只是招募司機仍需加把勁,「有車都要有司機營運」。運輸署發言人昨發稿補充,當局經審慎考慮後決定採取靈活發牌安排。
李頌恩表示,讓車隊盡快服務是車隊展示優質服務最實在方法,運輸署將在機場、指定跨境口岸、旅遊熱點等13地方設置80個車隊專用停車位,政府亦樂見八達通正與5支車隊構建統一召車平台。
下一關口 11月底須達3500輛
的士車隊制度一波三折,先是3月傳出請司機難、有車隊去信政府盼降低門檻至四五成,運物局長陳美寶上月回應六成門檻是與業界「傾出來」,降門檻言之過早,但本月中仍未有車隊達標可獲發牌。勞工處月中起先後4次安排車隊參加招聘會,其中本周三專題招聘會,勞工處稱接獲約220份求職申請,最終仍無車隊達門檻。 下月底5支車隊共1000輛車可服務,即不足3500輛的三成。
工會:倘網約車量不規管 難競爭
傳媒昨多次追問5支車隊尚欠多少司機,車隊均無回應,稱繼續努力招聘。而縱使車隊獲發牌,後續仍有另一關卡,車隊申請條款列明獲正式發牌後4個月內須逐步增至完整車隊規模,即一眾車隊須確保11月底全數3500輛的士可服務。
汽總的士司機分會副主任梁達壯稱,現時每日市面最少逾1.5萬輛的士行走,5支車隊1000輛佔不足一成,相信即使7月底投入服務市民亦較難召車,若車隊未能建立口碑,訂單少司機亦不加入,車隊要再擴展規模有難度。梁認為,若政府日後開放網約車時設數量上限,部分生意會回流的士業界,車隊有口岸專屬位等會有優勢,但若網約車數量無規管,則相信的士司機會看淡車隊競爭力。
議員:不見加入誘因 規模小難做標竿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稱,各車隊已投放資源買車,「都要畀佢開」,同意政府先讓車隊開跑,但對車隊前景悲觀。他說,見不到司機有何誘因加入車隊,盼接網約單司機已可自由加入現有網約平台,不認為車隊落地後情况有大改善,估計最終僅一兩隊夠司機及客量可持續營運。田又擔心,若將來網約車可合法化,車隊恐更難請人,的士車隊相較網約車優勢為可接街客,相信車隊日後要在服務上做到口碑才能生存,否則「凍過水」。
工聯會陸頌雄則稱,車隊規模太小起不到標竿作用,對提升整體的士服務質素效果亦有限,距門檻太遠的車隊政府應考慮不正式批出牌照,先給予寬限期,盼當局再鞭策車隊。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僱傭制多設底薪須分成 工會:不感吸引多覺困身 (2025-06-28)
落選者促增牌 有稱坊間車隊更彈性 (2025-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