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執法按港例 兩地共訂措施增違規阻嚇

【明報專訊】社會關注「粵車南下」安全問題,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昨日被問到一旦粵車在港遇到交通意外或違泊,有何機制處理,以及會否就違規車設「黑名單」等,她說粵車在港須遵守香港法例,遇到事故將按本港法例處理。運輸署長李頌恩補充,兩地會交換違規車資料及探討措施提高違規阻嚇性。汽車會認為,內地司機來港需時適應駕駛習慣及配套,政府可為他們提供研習班,同時應盡快解決技術細節,例如本港停車場多用八達通收費,較少兼備二維碼電子支付、如何方便內地電動車在港充電等。
左軚風險 評估:兩地牌意外率低於本地
本港與內地駕駛習慣及交通法規不同,內地車為左軚,港車為右軚,道路設計亦相反,香港「左上右落」,內地「右上左落」。據了解,當局曾評估粵車在港自駕遊的風險,認為左右軚非重點,目前本港有約8500輛持兩地牌的車,當中包括左軚車,其意外率僅0.2%,較本地車的1.6%低。
要求驗車換港駕照 將拍片「教路」
陳美寶表示,粵車須根據本港驗車標準檢驗,司機亦須持香港駕駛執照,運輸署正籌備相關安排讓內地司機換取本港駕駛執照。局方強調對粵車執法安排會與其他車一致,粵港正共同制訂行政措施,以處理逾期留港或違反香港交通法例等違規違法車。
據悉當局將向粵車南下申請者提供片段介紹香港路况及交通規則。被問到如何監管會否有粵車來港後在網約平台提供白牌車服務,她未有回應。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稱,內地與本港駕駛執照一向免試互認,對司機的要求合理可接受,但本港路窄、人多車多,相信即使有導航,粵車司機仍可能會迷路,建議政府設研習班,政府亦要留意哪些路口設計或令左軚車易有盲點,加強提醒。
汽車會倡設研習班 改善停車場支付充電
李耀培又認為,政府需處理粵車在港配套不合問題,舉例本港停車場因應港車右軚,付款機一般設於司機位右方,左軚車司機日後或感不便;他又認為停車場須增設支付寶或微信等二維碼支付;本港充電站亦應提供「轉插頭」,解決兩地充電標準及設備不相容問題。他建議當局為內地司機設計一站式手機應用程式,讓司機透過程式支付交通違例罰款及隧道費,以及搜尋泊位充電位等資訊。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粵車爭11月准入市區日限百輛 每次料可留「三數天」 業界議員盼長遠加額 (2025-07-03)
酒店稱對業界大有幫助 研設房配車位優惠 (2025-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