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恒指挫151點 ATMXJ佔149點

【明報專訊】缺乏利好消息下,港股先升後回吐,昨一度瀉300點,曾跌穿二萬四關,最終下跌151點,收市暫守二萬四關。北水淨走資30億元,為5月26日以來首見。重磅科技股ATMXJ齊挫,高盛看淡美團(3690)、阿里巴巴(9988)、京東(9618)爭奪外賣市場影響盈利,承認新車YU7產能未跟上的小米(1810)挫3.4%,成跌幅最大藍籌。
北水終止連續25日淨流入
隔晚美股個別發展,恒指昨早輕微高開,但內地6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增速放慢,大市失守24,000點大關,跌幅一度擴大至301點,其後隨着A股向好收窄跌幅,最終跌151點或0.6%,收報24,069點。國指跌76點或0.9%,收報8648點,科指跌35點或0.7%,收報5233點。全日成交2312.5億元,北水南下合計淨沽出30.5億元,結束連續25個交易日淨流入勢頭。美團及中芯(0981)分別獲北水淨買入9.8及4.8億元;阿里巴巴、騰訊控股(0700)分別被淨沽出32.3及8.9億元。
ATMXJ領跌,五股拖累大市跌近149點。小米承認新車YU7產能未跟上,同時將汽車的出海計劃延至2027年,股價跌3.4%;阿里近日公布淘寶閃購500億元人民幣補貼計劃,股價五連跌,與京東、美團齊跌至4月以來低位,騰訊一度失守500元。高盛表示,阿里、京東與美團在外賣與即時零售領域的競爭已提升到新水平,估計3家公司於4至6月間的總投資就高達25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一年阿里在外賣業務上的虧損410億元人民幣,京東則虧損260億元人民幣,美團的EBIT(扣除息、稅前利潤)則下跌至250億元人民幣,將阿里目標價由154元下調至146元,美團則由172元調低至156元。
分析:短期未必守得住24000
本港零售銷售結束連續14個月跌勢,九倉置業(1997)急升6.9%,為升幅最大藍籌;醫藥股逆市上升,石藥集團(1093)升3.8%,中生製藥(1177)升2.3%,信達生物(1801)升6.7%,康方生物(9926)、君實生物(1877)齊升超過一成。
獨立股評人熊麗萍表示,半年結後投資者於24,000點水平再部署,雖然市場未有利淡消息,但亦無好消息撐大市上升,更重要的是一線科技股中,除了騰訊相對靠穩,其他都偏弱了好一段日子,其中阿里、美團、京東於外賣及即時零售市場大混戰,難免要燒錢鬥補貼,都對股價構成壓力。而阿里更成為北水近日頻頻沽售的對象,她預計港股短期未必守得住24,000點,不排除要下試23,500點。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美團南非股東看淡拓巴西 威脅減持 (2025-07-04)
港零售止跌摩通看好 九置逆市升近7% (2025-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