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網約車牌上限 議員料約1萬 的士業憂供過於求 指發牌量不應過千

【明報專訊】政府最快本月公布網約車規管方案,據悉不會「無限」發牌,會控制總量。有立法會議員同意不應無限發牌,估計較適合的上限為以萬計,的士業界則稱不應過千。Uber發言人昨回覆本報稱,任何牌照數量限制都會導致等車時間更長、車費更高,尤其繁忙時段或出現供不應求,重申盼政府建立能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的規管框架,並稱過去一年平台有逾3萬名網約司機。
免推高車費 Uber促撤限
運物局昨無回應牌照量問題,僅重申年內訂定有關立法建議,在保障乘客安全、體驗和權益外,也會考慮香港公共交通系統整體發展及路面資源和情况等因素。
翻查各地網約車規管,大部分國家或地區包括深圳、新加坡等均無為網約車設數量上限,僅少數城市因擔心網約車過多會引起塞車而設限,美國紐約市2018年起停發網約車牌,蘇格蘭格拉斯哥則在2019年設數量上限。綜觀各地,平均每輛網約車服務當地約100至近200人,本港要達此水平需相當於發逾3萬個網約車牌(見表),但據悉當局傾向網約車牌數遠低於3萬個。
參考他市人口比例 港須發牌3萬個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稱,同意網約車數量設限,數量應按繁忙時間的點對點交通工具需求決定,當局應計算現有的士運力,再決定應發多少牌予網約車。對於Uber稱有3萬名網約司機,陳稱相信當中不少是兼職,又指本港公交發達,外地情况僅能參考,不能直接與港類比。陳建議初期先發小量牌照,按需要再逐步增加。
香港新方向張欣宇亦認同不應無限發牌,估計較適合的上限或「以萬計」。他建議當局同時從牌照費用入手,上線接客時數愈高的網約司機,須付的牌照費應愈高,相信司機會衡量,從而亦可靈活控制路面網約車數量。張強調,原則是要設法避免持牌人「將網約車當成的士一樣全職咁揸」,網約車須只是補充運力角色。
智慧出行聯合商會主席周國強稱,近年香港經濟已走下坡,夜生活減少且周末多數北上消費,事實上的士運力已夠應付需求,增發網約車牌會影響的士生意。被問若最終發牌予網約車,數量應為多少,周稱「不應過千」。
的士業議會副主席吳坤成估計,的士現有兩至三成客量流失至網約車,另有200至300輛因客量不多無再經營的「死牌」的士,當局應先善用現時未盡用之的士運力,再發牌予網約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