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大創新中心移位縮規模爭支持 遷毗鄰住宅地 保留綠化帶 距碧瑤灣百米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原計劃在薄扶林一幅約4.72公頃「綠化地帶」興建「國際創新中心」,遭居民及環團反對,城規會暫將有關綠化地帶改劃「未決定用途」,讓港大檢視計劃。消息人士稱,港大提出修訂規劃,將中心選址移至毗鄰「住宅(丙類)6」用地,發展面積減少約15%,同時保留綠化地帶,以爭取支持。發展局回覆表示,港大按早前城規會要求,將於周五(11日)匯報最新進展,強調修訂方向僅屬初步,待港大完成內部檢討及充分諮詢持份者後,港大須提交更詳細修訂建議及相關技術評估,供政府決策局或部門考慮。
發展面積縮15% 綠化帶保留75%
最新修訂方案是把原址「未決定用途」地帶改回「綠化地帶」,選址轉用毗鄰靠近薄扶林道的「住宅(丙類)」用地(見圖);雖然預計仍佔用部分綠化地帶,但會保留約75%綠化地帶,同時增加中心與碧瑤灣住宅區之間的距離至超過100米;整個發展面積減少約7000平方米,即由4.72公頃減至約4.02公頃。消息人士透露, 港大曾檢視區內其他選址,惟比較過後認為目前選址仍較合適,港大亦因應居民意見與關注,經審視後決定調整方案。
發展局:倘社區接納「樂見其成」
發展局表示,早前有申述人提議可考慮住宅(丙類)用地作為在興建國際創新中心的潛在替代用地,當時獲城規會支持。局方表示,若港大修訂建議獲社區接納、通過技術評估及得到相關政策局支持,當局「樂見其成」;倘政府接受修訂建議及行政會議同意批出土地,規劃署將向城規會就用地建議合適用途和發展參數,啟動新一輪法定改劃程序,屆時公眾可提交申述,城規會亦會舉行聆聽會考慮有關申述,再決定是否接納改劃建議。
區議員稱「少少讓步」 部分居民接受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去年批評中心選址,稱不反對港大發展創科,但關注項目需砍伐大量樹木,帶來龐大交通流量等,建議另覓選址。她昨日透露正就新方案諮詢薄扶林居民,亦曾與居民代表開會。
南區區議員趙式浩稱樂見港大修訂方案,選址改為住宅(丙類)用地,形容屬「少少讓步」,平衡了居民意見。他說,正就新方案諮詢當區居民,包括碧瑤灣居民,部分人已接受方案,建議港大可加強與居民溝通,並提議政府研究國際創新中心與南港島線西段建設規劃如何配合,考慮當區未來交通負載問題。
上屆政府留地 鞏基礎科研
城規收3500申述 街坊反對
港大興建國際創新中心一事可追溯至上屆政府《2021年施政報告》,當時政府原則上同意在薄扶林為港大預留4公頃綠化地帶興建深科技研發大樓,以鞏固香港在基礎研究的領導地位。港大其後開展前期規劃,原建議在綠化地帶興建國際創新中心,選址毗鄰碧瑤灣與心光盲人院暨學校,去年先後於南區區議會及城規會轄下都會規劃小組委員會討論,當中後者同意修訂相關大綱圖。
直至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結束,城規會收到逾3500份申述,反對者包括附近碧瑤灣、嘉林閣等住宅的居民,環團,以及心光盲人院暨學校,主要擔心單線雙程的域多利道不堪交通流量、大量砍伐樹林破壞自然景觀,又或因工程引致的聲音和震動會影響心光學生聽覺訓練。港大去年10月宣布會「策略地修訂」發展計劃。城規會後來決定原擬選址改劃為「未決定用途」,讓港大再檢討及諮詢,並向城規會匯報項目最新發展。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原選址75%面積擬變回綠化帶不發展 (2025-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