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六成申訴經評審不調查 比例升 陳積志:部分市民不清楚公署職權

發佈於

【明報專訊】申訴專員公署早前下架大量網站資料,2024/25年報亦顯示六成多市民申訴個案經公署評審後不處理,比例高於往年。申訴專員陳積志昨日向立法會議員匯報工作,有議員關注經評審後未獲跟進的個案比例上升,陳積志強調公署對結案數字「無特定指標」,而部分市民不清楚公署職權,或投訴「好概括」而未能處理。另有議員質疑申訴調查隊編制縮減,陳稱無礙處理市民申訴。

稱有人申訴僅表達不滿

議員江玉歡在會上關注,過去3年公署收到的投訴數字下降,惟經署方評審後被認為「缺乏充足證據或非公署職權」而不能調查並結案的比例卻上升,問是否因為公眾「知識不夠」。陳積志回應時認同「經評審後要調查的個案數字比例有所下跌」,但強調公署對結案數字「無特定指標」,會視乎個案情况實事求是處理。他又說,有時市民未必清楚公署職權,例如有人向署方投訴外國及商業機構,日後將加強宣傳公署職權等。他說有市民的申訴只為「表達不滿」,內容缺乏細節。

公署今年重整架構,凍結副申訴專員空缺,改由3名助理申訴專員分掌三大部門(原為一名副專員及兩名助理專員),並調整調查隊分配。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表示,署方將主動調查隊由兩隊增至3隊,而處理市民投訴的申訴調查隊卻由6隊減至4隊,惟主動調查數量並未增加,容易令外界覺得公署「選擇自己喜歡的事調查」,詢問署方釐定主動調查機制,以及如何說服公眾主動調查需增加人手。

稱精簡申訴調查隊「加快流程」

陳積志回應稱公署工作量及深入度增加,成績「有目共睹」,上年度完成8項主動調查,雖較前年度少兩項,但所給予的建議從106個增至148個。他強調一般申訴調查「絕對無少了」,重申精簡申訴調查隊編制是為了加快流程,他也會親自審閱個案以確保無遺漏。

多名議員關注各部門執行公署建議的情况。選委界議員簡慧敏問及如何跟進時任負責官員或公務員,「是否年年自動跳薪呢?」並建議公署與政府設立懲罰或跟進機制。陳積志稱公署職責是處理行政失當、找出問題癥結並提供建議,懲處問責由相關部門或機構自行負責。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多議員曾批評稱跟進 報告下架會上無人問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