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暖化加劇得州「山洪走廊」災情 分析:美奪命洪水恐成新常態

【明報專訊】美國上周五獨立日的得州洪災證實死亡人數周一晚破百,且估計造成180億至220億美元(約1404億港元至約1716億港元)經濟損失。儘管這場暴雨引發的天災背後存在特定的地理地質和氣候因素,不過科學分析顯示美國近半世紀的暴雨洪災隨全球暖化增加,奪命洪水可能成為新常態。
得州洪災迄周二早上累計發現最少105名死難者(包括28名兒童),主要集中於發源於克爾縣的瓜達盧普河(Guadalupe River)河岸,尤其是上游的「神秘營」營區和下游克爾維爾市一帶,另仍有23人失蹤。
隨着全球暖化,豪雨成災將愈趨頻密。因為氣溫每升高1℃,空氣中的水分便增加約7%,使雨量增加和擴大水災危機。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極端天氣專家法蘭達(Davide Faranda)說:「在全球暖化下,得州這類事故不再罕見。氣候變化加劇了洪水發生的頻率和強度。」
災前乾旱 硬土難吸雨水
按非牟利氣候研究組織「氣候中央」(Climate Central)今年3月發表的分析,美國近九成城市的每小時降雨量(年降雨總量除以年降雨總時數)自1970年起增加。其中在得州今次中南部水災範圍內聖安吉洛市的增幅達29%。
美國國家氣象局的雷達估算,得州中南部在上周五事發當天的每小時降雨量達305毫米。雨帶覆蓋範圍正包括橫跨達拉斯北部和聖安東尼奧西南的一幅長約300英里、闊約50英里的弧形地帶。該處鄰近的墨西哥灣可提供無限濕潤空氣,降雨頻密的氣候模式,結合地勢陡峭、土層淺薄、地面不能迅速吸收水分的條件,經常發生洪災,向來有「山洪走廊」(Flash Flood Alley)之稱。當中呈漏斗狀的瓜達盧普河盆地是美國最容易發生山洪暴發的三大地區之一。加上該區近期遭遇乾旱,植被消減,使土壤變結實,更難吸收雨水,增加了洪水發生的可能性。
「氣候中央」報告又指出,研究顯示天氣愈熱,美國爆發山洪的機會愈大,尤其是西南部。而全美水浸風險預計最遲於2050年將增加26%,墨西哥灣與大西洋沿岸的黑人社區所受影響最大。
(CNN/NPR/美國廣播公司)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海岸防衛隊新丁助救165人 獲譽英雄 (2025-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