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本地求職者應徵涉輸入外勞職位 見工揭「貨不對辦」 組織指窒礙本地求職者獲聘 促檢視保障制度

【明報專訊】僱主申請輸入外勞須進行4星期本地公開招聘,有工會幹事、藝術家及大專生各自應徵涉及輸入外勞申請的職缺,發現不少問題,包括有職缺內容與僱主代表於面試時提出的要求不符、有職缺所列薪酬低於同一職位一般招聘;有標明在多區有大量空缺的職缺,見工時僱主卻稱多區已無空缺等。他們認為勞工處目前衡量僱主本地招聘誠意的措施有不足,未足以保障本地工人,促檢視整套制度,並訂立外勞配額上限。
明報記者 江麗盈
本報就各種見工情况向勞工處查詢,獲回覆稱會審視僱主有否違反本地公開招聘的規定,如有證據顯示違規或無合理理由拒絕聘用合資格本地求職者,會中止處理申請,並施加行政制裁,拒絕處理該僱主隨後一年的申請。處方透露,正考慮向一名懷疑不符合本地公開招聘規定的僱主施加行政制裁,惟未明言屬哪宗個案。
勞處:考慮行政制裁一僱主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前年9月推出至今年5月底,批出8935宗申請,涉及6.1萬外勞;據勞工處回覆,處方前年9月至上月底就計劃的本地招聘作出約4800次轉介,僅約400名本地求職者獲僱主提出聘任。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總幹事張麗霞、藝術家程展緯及幾名大專生各自應徵涉及輸入外勞申請的職缺,發現不少問題(見表),大專生阿城應徵賣菜員,職缺列明每日工作8小時,面試時僱主卻稱實際想請每日工作13小時的「全更」員工。他續指對方屢指「工作辛苦、無前途、不適合他」,回顧應徵的4份工作,有3名僱主代表提到同類說辭,他感覺僱主未認真了解其能力及經驗。
多僱主藉「無前途」勸退求職者
程展緯應徵街市清潔工,指職缺上的月薪採用工資中位數1.2萬元,但他在面試當日,發現同一公司張貼於街市的招聘廣告標示該工作月薪為1.4萬元。他也發現部分標明在多區有大量空缺的職缺,見工時卻稱多區已無空缺(見另稿),「我見很多份工,每份都有些問題,反映政策上有大問題」。
中位數粗疏 標示月薪遜市場
程認為,勞工處現時靠僱主有否刊登本地招聘廣告、有否採用工資中位數來衡量其本地招聘誠意,明顯不足夠,尤其工資中位數過於粗疏,沒考慮同一工種在不同工作環境下的月薪各異,導致不少職缺列出的月薪遠低於市場水平,難吸引本地人應徵。張麗霞說若僱主有誠意,應在職缺列出更多職場友善政策,例如高於市場的薪酬及各類福利,以吸引本地人招聘。
張重提早前與工友到魚市場應徵售貨員,指該公司經中介處理其申請,負責面試的僱主代表曾稱不掌握職缺內容,要開電腦查閱。大專生Betty應徵房務員時有類似經歷,指僱主代表得悉中介填寫房務員月薪1.6萬元時感驚訝,稱該工作月薪一般約1.7萬至1.8萬元。
有中介代辦招聘 或增設門檻
張續稱,部分公司經中介處理外勞申請,中介大多提供「一條龍服務」,即同時負責本地及外勞招聘。她認為或有角色衝突,憂慮有中介為求招聘外勞,增設門檻窒礙本地招聘。
張及程建議當局檢視計劃時須訂立配額上限,並就僱主申請資格、本地招聘待遇訂出更多條件,甚或設立計分制作審批工具,檢視僱主本地招聘誠意。
勞工處稱會聯繫每名不獲聘用的本地求職者了解面試詳情,確定僱主匯報不聘用原因是否與事實相符及合理,從而評估僱主是否有誠意聘用本地工人。該處又稱本月就加強監察申請僱主進行本地招聘安排推出措施。
至於工資中位數,勞工處稱由統計處資料釐定,曾就部分職位的中位工資水平及經驗要求諮詢相關政府部門或團體。對於求職者稱僱主經中介提交申請,負責面試者不清楚職缺內容,處方引述僱主稱面見求職者的負責人清楚了解聘用條件。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程展緯應徵清潔工 被告知夠人不獲聘 (2025-07-14)
當局揭兩宗聘外勞炒本地工 一宗本地招聘不真誠 (2025-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