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內地半年新貸12.9萬億 略勝預期 6月企業信貸增長加快 人行:幣策支持經濟效果明顯

發佈於

【明報專訊】內地6月信貸增長數據好過市場預期,人民銀行公布,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9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略勝預期,單計6月增加2.24萬億元,高於市場預期的2.02萬億元,以及去年同期的2.13萬億元。截至6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按年增長7.1%,增速與5月底相同。過去數月內地居民和企業信貸增長均較去年同期疲弱,而6月增速有所加快,分析認為數據反映內地經濟正在企穩,惟經濟前景仍有不確定因素,信貸能否持續增長仍需觀察。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人行副行長鄒瀾昨在記者會表示,從上半年數據看,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效果比較明顯,若將地方專項債置換地方融資平台影響還原,貸款按年增速會更快。從經濟理論和實踐經驗,貨幣政策傳導需要時間,已實施政策效果還會進一步顯現,下階段當局將密切關注、評估政策效果,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情况,把握政策實施力度和節奏。高盛認為,其言論與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二季例會略顯溫和的基調一致,預期人民幣在未來數月將溫和升值。

6月M1升4.6% 遠勝預期

6月住戶貸款增加5976億元,高於去年的5699億元,與房地產相關的中長期貸款為3353億元,高於去年的3228億元;企事業貸款則增加1.77萬億元,高於去年的1.62萬億元。另外,截至6月底狹義貨幣(M1)餘額按年增長4.6%,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2.8%和5月增速2.3%;廣義貨幣(M2)餘額則增8.3%,兩者負剪刀差收窄至3.7個百分點(5月為5.6個百分點),中金稱M1上升受企業結匯兌回人民幣,增加活期存款帶動所致。

渣打大中華區經濟師陳冠霖表示,6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按年增長與5月底相同,部分來自5月減息降準支持,M2則有去年同期低基數因素,認為信貸數據反映內地經濟表現穩定,增長趨勢略為加快。至於下半年信貸增長,他稱外貿風險有所增加,亦要視乎房地產市場表現,暫時展望表現將繼續平穩。

6月社會融資增量則繼續受政府發債支持,上半年社融規模增量累計22.83萬億元,單計6月為4.2萬億元,多於市場預期的3.8萬億元和去年同期的3.3萬億元。截至6月底,社融規模存量430.22萬億元,按年增長8.9%,較5月底增速加快0.2個百分點。6月社融增量當中,政府債券淨融資額1.35萬億元,政府債券餘額按年增21.3%,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2.36萬億元,餘額按年增7.8%。

政府發債 對社融有明顯支持

內地券商華福證券報告指出,年初以來政府債券持續靠前發行,對社融有極為明顯支持作用,加上企業貸款集中於在季末,推動社融增速上升。不過該行指出,與房地產相關的消費品如汽車、建材等表現有所波動,居民新增信貸增長溫和,認為5月減息對房地產刺激效果相對有限,信貸增長是否形式改善趨勢仍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