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飲食新書:翻開書頁品味美食

發佈於

【明報專訊】品嘗美食,不單用舌頭,擱下雙筷,翻開書頁,也可以另一角度把菜式品味一番,精彩程度不輸舌尖上的味道。今年香港書展以飲食文化為年度主題,各大出版社均有不少飲食新書推出,以味道為索引,引領讀者細味背後的情懷與文化。會展場外,本地多間獨立出版社亦於7月17至20日於獵人書店(深水埗基隆街110地舖)舉行獨立書展「無處不閱讀」,推廣本地出版的書籍。

失傳食譜折射美國華人飲食故事

《沉埋的粵菜檔案》

(徐子君著;$168)

現存流通於世的中菜食譜,獨欠上世紀初至1950年代的一頁,原因是當時內地政局不穩,少有出版食譜,卻沒想過竟在美國可尋得此缺頁。記錄美國華人飲食故事的作者徐子君,偶然得到一本失傳粵菜食譜,他花上3年時間走遍美國東西岸、新會、香港等地,尋找美國中菜的發展之路。原來美國中菜曾出現小盛世,那些幾乎在港失傳的名菜如琵琶燕窩、鳳舞瑞群等,更曾出現於異地餐桌上,折射出當地華人的生活面貌。●

售賣地點:香港書展「一代匯集」攤位

留住士多辦館人情味

《樓下士多.辦館.糧油雜貨》

(譚潔儀著;$168)

在超級市場、網購未興起時,屋邨士多、辦館、糧油雜貨店是不少人添置糧食、日用品的地方,亦是孩童放學、假日蹓躂的地方,那段買眼鏡朱古力,與朋友分享孖條的時光,長大後回看顯得尤其珍貴動人。作者譚潔儀走訪多區,訪問11間藏於社區的士多、辦館與雜貨店,記錄當中的人情故事,包括筲箕灣李杏記士多、九龍城潮發白米雜貨等,在士多、雜貨店逐漸消失的年代,留下它們的身影。●

售賣地點:

香港書展「萬里機構」攤位

潮菜「古早味」傳入百姓家

《潮菜味趣:一位潮汕名廚的食膳隨筆》

(鍾成泉著;$158)

在香港說潮州菜,不少人聯想起「打冷」美食——鹵水鵝、魚飯、蠔餅等,但作為粵菜重要部分的潮州菜,又怎止於此?走入潮汕地區,上潮菜館子,不止有以高級食材入饌的宴客菜,還有尋常百姓家的香粥、粿品、丸子等。潮菜掌門鍾成泉入行數十載,曾出版多本書籍分享潮菜食譜與歷史,今年他推出美食隨筆集,道來潮菜掌故、美食軼事,以「米與麵的歡歌」、「舌尖上的田園主義」、「無肉不歡狂想曲」等6大章節,從潮汕人日常追溯潮菜典故,傳承記憶,並分享40個潮菜食譜,將「古早味」傳入百姓家。●

售賣地點:香港書展「三聯書店」攤位

傳承非遺飲食文化

《尋味非遺》

(蕭欣浩著;$148)

「非遺月」剛過,粗略點算政府的非遺清單,有50多項與飲食有關,包括蛋撻、菠蘿包、點心等充滿本地特色的食物,不止味美,當中的製作技藝還講究得很。研究本地飲食文化的蕭欣浩,圍繞9個列入本港非遺清單的傳統食物,從發展歷史、製作過程,說到與中華文化關係,多角度探討本地非遺飲食文化。他亦特別走訪多間老字號與師傅、老店後代訪談,了解傳承至今的味道,背後經歷多少代人的汗水與淚水。●

售賣地點:香港書展「萬里機構」攤位

[專題]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一字一句記錄真味奧妙 一碗雲吞麵見證時代變遷 (2025-07-15)